查询一下
传闻异辞
[chuán wén yì cí]
基本释义
中性
动宾
基本
指传说不一致。
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
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
例 句
1.
关于那个历史事件,不同的文献和史料给出了
传闻异辞
的叙述,使得真相变得扑朔迷离,需要深入研究才能还原其本来面目。
2.
关于那起名人绯闻,
传闻异辞
,有的说是误会一场,有的则言之凿凿地指责双方有不正当关系,让公众难以分辨真伪。
成语故事
孔子修《春秋》时,对于公子益师的死,仅作了这样简单的记载:“公子益师卒”,没有写出死于何月何日。《公羊传》为这一记载作了这样的说明:为什么不注明那一月那一日死呢?因为所见、所闻、所传都是异辞。这事离开孔子修《春秋》已历三世。而孔子记录年世,因远近不同,措辞也不同。这是儒家经学今文学派所推崇的“春秋笔法”之一,认为孔子处理史料有条理的表现。实际上,益师死了以后,鲁隐公不去参加葬仪,以表示对益师的轻贱。孔子这样记载,借不记月日以显示对益师的薄浅。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众说纷纭
反义词
众口一词
出 处
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战国·公羊高·《公羊传·隐公元年》
引 证
1.
台事传闻异辞,我们如堕五里雾中。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2.
司马氏肇法《春秋》,创为纪传,其於传闻异辞,折衷去取,可谓慎矣。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