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宇”这一词汇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晋代王隐的《晋书》。其中对薛莹之子薛兼的描述“清素有器宇,资望故如上国,不似吴人”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气质。这里的“器”原指生活中的各类器皿,经过演变,其意义扩展为度量、气量,象征着一个人的胸怀与度量。而“宇”字,作为房屋的别称,在此处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用以形容人的气质和风度。这句话的意思是,薛兼气质清雅脱俗,风度翩翩,其仪容举止如同来自京城的上等人,与一般的吴地人迥然不同。“轩昂”一词则来源于《三国志·孙坚传》。它描述了东汉末年,董卓在战场上消极应战,且对朝廷派遣的大臣张温无礼。孙坚挺身而出,指责董卓“轩昂自高”,其中“轩”和“昂”均含有高的含义,用以形容董卓的傲慢无礼。后来,“轩昂”二字合并,形成了成语“器宇轩昂”,也常称作“气宇轩昂”或“意气轩昂”,用以描绘一个人精神饱满、气度非凡的状态。这个成语不仅涵盖了人的外在风度,更强调了其内在的胸怀和气度,是一种高度的赞美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