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樵,作为宋代的杰出史学家和校雠学家,在其著作《通志总序》中质疑了自然现象与人间福祸之间的关联性。他提出,自然界的现象变幻莫测,人间的祸福亦难以预知,为何人们总倾向于将两者相联系,甚至将自然现象视为人间祸福的预兆呢?然而,历史上许多史官,尤其是西汉的董仲舒,却习惯于将自然现象与人事变化进行结合解读。《汉书·五行志》记载,鲁襄公二十七年发生日食,董仲舒便将其视作礼义将衰的象征。同年,吴子因好战而使受刑者守门,蔡侯私通儿媳,莒犁比公未立太子,最终都发生了不幸的结局。郑樵认为,这些事件的关联是人为强行建立的,并无实际道理。由此,“牵强附会”这一成语应运而生,也称作“牵合附会”或“牵强附合”,用来形容将原本无关的事物强行联系在一起,进行无根据的解读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