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并下
[wǔ háng bìng xià]
点击听五行并下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五: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行:行列,排。
并:合在一起。
下:用。
例  句
他在阅读古籍时,能够五行并下,一目十行,不仅速度快,而且记忆力惊人,对书中内容了如指掌。
成语故事
一般人用眼睛看书,一次只能看一行,可是却有一些人一次可以看多行,所以可用“一目多行”来形容阅读速度很快。比较早的用法出自于东汉孔融〈汝颖优劣论〉。这一篇〈汝颍优劣论〉,就是当时众多品评文章之一。孔融分别从八个方面来论证汝南人士胜于颍川人士:戴子高颉颃天子,许子伯嚎哭时事,许掾兴水利助乡里,张元伯鬼魂通灵,应世叔能同时阅读五行文字,李洪代弟赴死,翟文仲起义兵讨伐乱逆,袁著上书进谏。汝南地区这八个人的行为,在孔融看来,颍川人士都无法做到,因此写下这篇文章,以举证事例的方式,驳斥陈群的颍川人士优于汝南之说。原文中就见到了“五行俱下”的用法。另外在《梁书・简文帝本纪》、《齐书・河南王康舒孝瑜列传》则有读书“十行俱下”的说法,文献上也见有“七行俱下”、“数行并下”等用法。后来以“一目十行”最为常用,演变为一句成语,用来形容阅读速度的快速。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一目十行
五行俱下
同义异形
词组
五行俱下
出  处
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