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氏春秋·荡兵》的深邃智慧中,有一段寓言式的论述,寓言之外,又有一则生动的故事,巧妙地演绎了“因噎废食”的哲理。话说某年佳节,一富甲一方的财主,为庆团圆,于府中张灯结彩,大设宴席,邀四方亲朋共享盛宴。席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宾客们纷纷划拳行令,气氛热烈至极。然而,就在这欢乐的高潮之中,一场小插曲悄然上演。一位年长的宾客,兴致高昂,不慎将一块未及细嚼的牛肉仓促咽下,顿时面色铁青,喉间作响,痛苦不堪。众人见状,大惊失色,纷纷上前施以援手,或拍背或灌水,试图解救。老者挣扎之间,猛然一声怒喝:“让开!”随着这声怒吼,卡在喉间的牛肉竟被一股力量喷出,老者方得解脱,但场面已是一片狼藉。财主见此情景,心中五味杂陈,他沉思片刻后,高声宣布:“诸位宾客,今日之事,实为警醒。老者因噎而险遭不测,令我深感忧虑。为避免此类不幸再次发生,我意已决,从今往后,我家将废除一切酒宴,不再备酒肉,乃至三餐亦需简朴至极,以防万一。”言罢,他即令家丁将厨房中的器具悉数砸毁,食材油盐一并焚毁,以示决心。此事迅速传开,成为乡里间议论纷纷的话题。人们从中提炼出“因噎废食”的成语,用以比喻因某一次小小的挫折或不幸,便全盘否定或放弃原本有益或必要的事物,显得过于极端与片面。同时,“因噎去食”、“以噎废飧”等说法也应运而生,皆在强调面对挫折时应有的理性与适度,避免因小失大,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