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痼疾
[yān xiá gù jí]
点击听烟霞痼疾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指酷爱山水、云霞成为难以改变的癖好。常表示隐居山林的意志坚定。
今义
后用来指游山玩水的癖好。
烟:云雾。
霞:彩霞;烟霞;指山水云气。
痼疾:很难治愈的病,喻指某种癖好。
用法提示
念诙谐、戏谑意。
例  句
他一生游历四方,对山水之美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这种烟霞痼疾让他不断追寻着自然的美景,仿佛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才能找到真正的宁静和满足。
成语故事
在唐朝的永徽年间,田游岩因为博学多才而被推荐到京城,成为了太学生。然而,他性格淡泊,对山水景色有着深深的热爱。在完成了学业之后,他选择了远离尘嚣,隐居在太白山的深处。二十年后,他又搬家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夷陵清溪。尽管他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天下,但田游岩依然保持着他的隐士生活。后来,唐高宗听说了他的才华和品行,便下诏召他入京任职。然而,田游岩却以身体有病为由,选择了留在箕山旁边的许由祠旁。尽管朝廷多次派人前来邀请,他都婉言拒绝了。有一天,唐高宗亲自前往嵩山,还特意带着中书侍郎薛之超一同去探望田游岩的母亲。田游岩完全没有想到高宗会亲自上门,他急忙出门迎接。高宗看到田游岩,立刻命令侍臣扶起他,并关切地询问他的近况。田游岩回答说:“臣之所以选择隐居,是因为我深爱着山中的泉水、石头和云雾缭绕的景色,这些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就像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一样。”他表达的是自己对山光水色的热爱已经深入骨髓,无法割舍。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烟霞成癖”,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山光水色的热爱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成为了一种难以改变的习惯或者癖好。这个成语也被称作“烟霞痼疾”,意思相同。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烟霞成癖
泉石膏肓
同义异形
词组
烟霞痼
痼疾烟霞
出  处
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者。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隐逸传·田游岩》
引  证
1.
绿囊自是君家物,医得烟霞痼疾无? 金·元好问·《寄杜莘老》·诗之三
2.
康乐寻山伐木,子猷爱竹叩门。我已烟霞痼疾,每逢佳处开樽。 宋·姜特立·《六言》·诗
3.
善默即是能语,用晦即是处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虽无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要识山中宰相,天际真人。 明·陆绍珩·《小窗幽记》·卷一
4.
解组归田二十年,烟霞痼疾久高眠。 清·尤侗·《赴召言怀》·诗之二
5.
景文既非耻下位,卑小官,托疾以求去者,又非烟霞痼疾,泉石膏肓,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者,故其行序以祝之。 明·宋讷·《送滑县主簿吴景文辞职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