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苟蝇营
[gǒu gǒu yíng yíng]
点击听狗苟蝇营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并列
基本
像狗一样的活着,像苍蝇一样到处钻营。
比喻
比喻人不顾廉耻,投机钻营。
狗:哺乳动物,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种类很多,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苟:苟且偷生。
蝇:苍蝇。
营:谋求。
例  句
1. 在职场竞争中,他始终秉持正道,不参与那些狗苟蝇营的勾当,赢得了同事的尊重。
2. 当今社会,有些人为了名利,狗苟蝇营,不择手段,这种风气令人担忧。
成语故事
《诗经》中的《青蝇》一诗,通过其独特而有力的象征,深刻地描绘了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全诗三节,每节都以“营营青蝇”作为开篇,象征着那些频繁往来、不断骚扰的绿头苍蝇。首节写道:“营营青蝇,止于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这里的“营营”形象地描绘了苍蝇的忙碌与嘈杂,“青蝇”则直接指向了那些令人厌恶的蝇类,而“樊”即篱笆,暗示了应将这些苍蝇驱逐至外。最后,“恺悌君子”则是对正直、善良之人的赞美,他们不会被谗言所惑,坚守自己的原则。 唐代文人韩愈在《送穷文》中,对《青蝇》的意象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和深化。他写道:“蝇营狗苟,驱去复还。”韩愈在“蝇营”之后巧妙地加入了“狗苟”,将苍蝇的忙碌与狗的苟且偷生相结合,生动地描绘出那些为名利而忙碌、为生存而苟且的小人形象。这些人像苍蝇一样四处钻营,又像狗一样不顾廉耻地苟且偷生,即使被驱赶,也会很快回来,继续他们的行为。 自此,“蝇营狗苟”这一成语便流传至今,成为了对那些不择手段追求名利、不顾廉耻到处钻营之人的生动描绘。同时,也有“狗苟蝇营”这一说法,两者意义相近,都形象地揭示了人性中的丑恶与贪婪。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如蚁附膻
抗尘走俗
寡廉鲜耻
反义词
怀瑾握瑜
冰清玉洁
俯仰无愧
同义异形
词组
蝇营狗苟
出  处
蝇营狗苟,驱去复返。
唐·韩愈·《送穷文》
引  证
1.
牛维马絷,狗苟蝇营,患得患生,无所不至者,无怪也。 宋·文天祥·《御试策一道》
2.
智驱欲使心机大,狗苟蝇营冀人堕。 宋·米芾·《宝晋英光集·三·天鸡》
3.
一日失脚人间,十常八九,底事如人意?狗苟蝇营真可笑,何乃比余于是。 宋·赵善括·《念奴娇》
4.
以官场作利场,狗苟蝇营,靡所不至。 清·王韬·《禁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