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鼎盛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点击听春秋鼎盛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主谓
基本
年富力强,精力充沛。
比喻
比喻正当壮年。
古义
旧时多用来称君王年富力强
今义
现也泛指(人)年富力强,精力充沛。
春秋:指年龄。
鼎:正当。
盛:兴盛;繁盛。
易错点
“春秋”不能理解为春天和秋天。
例  句
1. 他正值春秋鼎盛之年,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楷模。
2. 在这个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应该珍惜机遇,努力奋斗,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成语故事
汉文帝是能守业的一位君主,他能把刘邦开创的汉朝帝业巩固下来, 并有所发展。由于他能兢兢业业地治理国事, 所以出现了社会安定、繁荣的局面。这时, 就有一些阿谀奉承的人为文帝大唱赞美诗了。其实这时的斗争仍很尖锐, 外有匈奴侵犯边疆, 内有诸王的蠢蠢欲动,如文帝的亲弟淮南厉王刘长,哥哥的儿子即齐悼惠王的儿子兴居, 都在兴兵作乱。所以贾谊对汉文帝说: “现在你还年轻力壮的时候,而且办事小心谨慎,君德的恩泽又很深,尚且还有亲弟、兄子作乱,怎么就可以盲目乐观呢? 这些作乱的, 还不是大的诸侯国啊, 权力比他们大得多的诸侯国, 就更需要引起高度的警惕。”
出  处
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过,德泽有加焉。
汉·贾谊·《新书·宗首》
引  证
1.
今陛下圣智绝人,春秋鼎盛,臣愿虚心循理,一切未有所为,默观庶事之利害与群臣之邪正。 宋·苏轼·《朝辞赴定州状》
2.
叶挺将军春秋鼎盛,年富力强,正要为人民解放事业继续效力,全国人民也正殷切期望着他的时候,谁料竟又在黑茶山遇难。 近现代·萧三·《颂“火中的凤凰”——怀念叶挺将军》
3.
范公从容曰:“上春秋鼎盛,岂可教之杀人?至手滑,吾辈首领皆不保矣!”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八
4.
妾承兄命,适事君王。妾自以为秦楚相当,青春两敌。及入宫庭,见王春秋鼎盛,妾非敢怨王,但自叹生不及时耳! 明 清·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七一回
5.
明主春秋鼎盛,方有所好,升平之画,未可为也。 唐·吴武陵·《上崔相公书》
6.
盖刘公子出贵家,春秋鼎盛,志得意满,时辈莫敢与抗,乃能折节下士,敦布衣之好,以相期于文字间。 金·元好问·《临锦堂记》
7.
对于人生而言,生老病死本不足为奇,问题是此时的曹叡春秋鼎盛,只有三十五岁。 当代·朱子彦·《司马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