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春秋笔法
[chūn qiū bǐ fǎ]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古义
古人认为孔子修订《春秋》,其增一字、减一字都含褒贬。
今义
后用“春秋笔法”指文字简炼、文笔隐晦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
春秋: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由孔子根据鲁史修订整理而成。
笔法:写作时遣词用字之法。
例 句
1.
不懂
春秋笔法
者,不可以读厚黑学。
2.
中国人讲“
春秋笔法
”,既可用于写文章,也可用于说话。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微言大义
笔削褒贬
反义词
直言不讳
出 处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引 证
1.
朱文公《通鉴纲目》以正名为先……盖纯用春秋笔法也。
宋·俞文豹·《吹剑录》
2.
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春秋笔法。
现代·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3.
齐之伯也,书曰“公会齐侯宋公”,晋之伯也,书曰“公会晋侯齐侯”,皆春秋笔法也。
宋·陈则通·《春秋提纲·盟会门·齐伯时王臣会盟例》
4.
圣人著语,即一虚字都一团义理,尽是春秋笔法。
清·李光地·《榕村语录·周易一》
5.
《春秋》上是没有这种笔法的。满洲的肃王的一箭,不但射死了张献忠,也感化了许多读书人,而且改变了“春秋笔法”了。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