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丹书铁券
[dān shū tiě quàn]
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
基本
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亦即民间叙事中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颁授“丹书铁券”的制度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
丹书:用朱砂写字。
铁券:铁制的凭证。
易错点
“券”不可读作juàn。
例 句
1.
古代帝王赐予功臣的
丹书铁券
,象征着无上的荣耀和特权。
2.
家族中传承的
丹书铁券
,是祖先英勇功勋的见证。
3.
丹书铁券
不仅是历史文物,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成语故事
《汉书·高帝纪下》详细记载了汉高祖刘邦在天下平定后的举措。他一方面让萧何等人整顿律法、完善礼仪,另一方面则着手封赏功臣。根据各自的功绩,刘邦分别赐予王爵、侯爵和吏爵。这些封爵的功臣们不仅获得了封地,还能够在自己的领地内任命官员和征收赋税。此外,刘邦还特意铸造了一批丹书铁契,这是一种特殊的证书,上面用朱砂刻铸着皇帝的赦免诏书。这些铁契被赐予了功劳最为显赫的几位功臣,并被他们珍藏在家族的宗庙之中。这些丹书铁契不仅象征着极高的荣誉,更重要的是,它们赋予了执券人及其后代世代保持爵禄和享有免罪等特权的权力。随着时间的流逝,“丹书铁契”这一成语逐渐流传开来,有时也被称作“丹书铁券”。它成为了古代用朱砂将文字刻铸在铁板上的证书的象征,这种证书由皇帝亲自颁发给功臣,是他们及其后代享有特权的重要凭证。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丹书铁契
誓书铁券
金书铁券
铁券丹书
同义异形
词组
铁券丹书
丹书铁契
金书铁券
誓书铁券
出 处
(博士范升上疏,追称遵曰)死则畴其爵邑,世无绝嗣,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二
引 证
1.
是宜崇威峻法,大为之防,而反丹书铁券,许以不死。
唐·吕温·《功臣恕死议》
2.
丹书铁券护家门,万里招贤名振。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五一回
3.
众将士八位公卿,封三代丹书铁券。
元·李文蔚·《圯桥进履》·四折
4.
虎头燕颔少人同,丹书铁券当朝重。
明·汪廷讷·《种玉记·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