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断不断
[dāng duàn bù duàn]
点击听当断不断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转折
基本
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仍不能决断。指遇事犹豫不决。多与“反受其乱”连用。
当:应该。
断:决断。
不:表示否定。
例  句
1. 在商业竞争中,当断不断往往会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2. 感情问题上,她当断不断,最终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痛苦。
成语故事
战国时,楚考烈王无子,相国的春申君为此非常担心。后来,有赵国人李园携带一女子来到楚国,想献给楚王。但后来听说楚王没有生育能力,就转而投靠春申君,春申君就将她占为己有。
过了一段时间,这女子怀了孕,她私下对春申君说:“楚王对你的宠爱,已远远超过了他的兄弟。你在楚国为相已有二十余年,可是楚王死后,他兄弟为王,肯定重用他的亲信,你如果把我献给楚王,生的是儿子,一定立为太子。今后太子为王,你就是太子的父亲。这样,楚国不就是你的了吗?”春申君觉得此话有理,就将女子献给了楚王。后来,这女子真的生下一个儿子,后来果然被立为太子。而李园也因此受到楚王宠幸。
几年后,有一个叫朱英的人对春申君说:“楚王病重,不久就要去世。关于太子的事,只有你与李园最清楚。听说他养有刺客想杀死你,他又在楚王身边,有一天楚王去世,李园一定杀你灭口。所以,你应该早作准备,杀死李园。”春申君说:“李园是个仆人,又软弱,哪里能做这种事呢?”就拒绝了朱英的意见。
不久,楚王去世,李园真的叫人埋伏在宫门,等春申君进宫时,一刀将他砍死。
出  处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西汉·司马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引  证
1.
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 唐·房玄龄等·《晋书·羊祜传》·三四
2.
文帝沉吟于废立之际,沦溺于嬖宠之间,当断不断,自贻其祸;孽由自作,岂命也哉! 唐·虞世南·《论略》
3.
主公岂不闻周公诛管蔡之事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望早早决计。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四回
4.
大帅当断不断,放虎归山。倘若采纳以显的主张,何至有今日后悔!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三卷四章
5.
当断不断,《黄石》所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
6.
王临行时,伯承同志又叮嘱说,你要向高将军说明,这是他走向革命的最好时机,要当机立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现代·薄一波·《师长与战友——回忆刘伯承同志》
7.
臣历观旷代,缅追振古,当断不断,其祸更生。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韩子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