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耕火种
[dāo gēng huǒ zhòng]
点击听刀耕火种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
基本
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
今义
后也泛指原始的耕作方法。
刀:用来切、割、斩、削、刺的工具。
耕:比喻从事某种劳动。
火:东西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种:种植,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
易错点
“种”此处不读zhǒng。
例  句
1. 在这个偏远的山区,村民们依然保持着刀耕火种的传统耕作方式,虽然效率不高,但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2. 尽管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但在某些地区,刀耕火种仍然是当地居民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他们依靠这种方式维持生计。
3. 考古学家在研究古代文明时发现,刀耕火种是早期人类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它标志着人类从采集狩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
成语故事
在唐朝,有一位名为严震的杰出大臣,他曾任渝州、凤州刺史,因其卓越政绩被誉为山南第一,并受封郧国公。当时,山南地区因土地贫瘠,粮食供应严重不足,引起了大臣们的忧虑,他们建议皇帝唐德宗迁都至富饶的四川成都。然而,严震却坚决反对,他上奏道:“山南紧邻京畿,当前将军李晟正积极筹备收复京师,这离不开六军的全力支持。若陛下迁都成都,李晟的收复计划将受到严重影响,请陛下三思。”果不其然,后来李晟派出使者恳请德宗留在梁、汉一带,以便更好地策划和准备收复京师。因此,唐德宗决定驻军梁州。
那时,梁、汉地区的人们仍采用着“刀耕火耨”这种古老的农耕方式,以采集为生,生活艰难。尽管山南西道地域广阔,下辖十五个郡,但其税收却远不及中原的三个县。更糟糕的是,自安史之乱后,这里频繁遭受山贼的侵扰,导致人口大量流失,经济萧条。在皇帝驻军梁州后,严震巧妙地通过征税和聚财,既保证了税收的充足,又尽量减少了对百姓的扰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刀耕火耨”这个成语逐渐广为人知,也被称作“刀耕火种”或“火种刀耕”,用以形象地描述这种原始的耕作技术。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火耕水耨
火耕流种
火耕水种
火耨刀耕
刀耕火耨
同义异形
词组
火耨刀耕
刀耕火耨
火耕流种
出  处
梁汉之间,刀耕火耨。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严震传》
引  证
1.
上雒郡南六百里……皆深山穷谷。其民刀耕火种,大抵先斫山田,虽悬崖绝岭,树木尽仆,俟其干而燥,乃行火焉。火尚炽,即以种播之。 宋·王禹偁·《畬田词》序
2.
我们告别了刀耕火种,蒸汽机带来了工业革命。 现代·艾青·《光的赞歌》
3.
合江治泸水之东,其境接牂牁,其民习于刀耕火种。 明·程敏政·《赠苗君知合江县序》
4.
万山中刀耕火种,以本色住山,其来者以本色接之。 清·毛奇龄·《湖南净慈寺舜瞿禅师塔志铭》
5.
沅、湘间多山,农家惟植粟,且多在冈阜。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于其间。如是则所收必倍,盖史所言刀耕火种也。 宋·许观·《东斋纪事·刀耕火种》
6.
你这个天津卫洋佬的祖宗也是在农村里刀耕火种过日子。 当代·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六
7.
刚摆脱奴隶社会的凉山彝区,生产靠刀耕火种,卫生也非常落后,人畜同住一室。 当代·佚名·《青年一代》1985年第4期
8.
以鄙小县,刀耕火种裁自给,而输缗四万馀。 宋·魏了翁·《鹤山文集·八九·敷文阁直学 士赠通议大夫吴公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