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倒持干戈
[dào chí gān gē]
基本释义
贬义
动宾
基本
泛指兵器。倒着拿兵器,把兵器交给别人。形容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倒:上下或前后颠倒。
持:拿着;握着。
干:古代指盾牌。
戈:古代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
用法提示
用于处事。
例 句
1.
在这场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原本处于劣势的公司通过一系列创新策略,
倒持干戈
,成功逆袭,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2.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决定
倒持干戈
,主动调整市场策略,将重心转向开发新产品,以此来开辟新的市场领域。
成语故事
晋成帝委任王凤为大将军后,王凤独揽了朝政。京兆尹王章是个忠良之人, 他看到王氏的猖狂, 便讥刺了王凤, 不久即遭到王凤的杀害。这一来, 群臣都不敢忠谏了。这时, 有个九江寿春人叫梅福的,上书给晋成帝。其中说道: 有识的志士, 是国家的重器。一个君主,能得士就成, 失士就会遭到失败。正如孔子曾经说过的: 要做一件东西, 必须要有锋利的工具。那时的秦国, 正因为反其道而行之, 致使陈涉、项羽伺机发难, 这譬若倒持了泰阿利剑,拿剑柄授给别人,结果自受其害呀。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倒持泰阿
授人以柄
倒持戈矛
同义异形
词组
倒持泰阿
出 处
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
授人以柄
,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进传》
引 证
1.
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
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
2.
此辈依人门户,本为舞弊而来。譬彼养鹰,断不能责以食谷,在主人善驾驭耳。如喜其便捷,委以耳目腹心,未有不倒持干戈,
授人以柄
者。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七·如是我闻一》
3.
何进不听曹操的忠告,反而听信袁绍的“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的“倒持干戈,
授人以柄
”的错误政策,而且在十常侍阴谋杀害他的危急关头,不听曹操的“先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的建议,结果不出曹操的预料,不免杀身之祸。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