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忘荃
[dé yú wàng quán]
点击听得鱼忘荃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联合
基本
捕到了鱼,忘掉了筌。
比喻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
得:捕获。
鱼:水生脊椎动物。
忘:忘记;不记得。
荃:通“筌”,捕鱼的竹器。
例  句
他功成名就后,竟得鱼忘筌,不承认曾经带他入行的师父。
成语故事
一个渔夫在宁静的河边轻轻投下了他捕鱼用的荃,然后悠闲地牵着手中的绳子,等待着鱼儿上钩。突然间,浮标在水中轻轻晃动,渔夫迅速而熟练地三次拉起绳子,一条活蹦乱跳的红鲢鱼被成功地钓了上来。渔夫稳稳地抓住鱼身,巧妙地将绳子穿过鱼鳃,轻轻掂量,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喜悦。他提起鱼和荃,踏上了回家的路。走了几步,渔夫感受到手中的鱼和荃带来的重量,他沉思了片刻,然后毫不犹豫地将荃扔回了清澈的河水中。他心想,既然已经捕获了这么大的鱼,这捕鱼的工具也就不再需要了。回到家中,妻子看到那条肥美的鱼,惊喜地说:“真是感谢老天爷的恩赐!”渔夫听后得意地笑道:“你应该感谢我,毕竟是我技艺高超,才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妻子注意到他手中只有鱼,并没有看到荃,便好奇地问:“你的荃呢?怎么不见了?”渔夫轻描淡写地回答:“我把它扔掉了。你看,我都钓到这么大的鱼了,哪里还需要那个荃呢?”妻子听后,惊讶地问:“那你以后还怎么捕鱼呢?”渔夫被问得愣住了,他瞪大眼睛,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犯了一个错误。这个故事后来演化出了成语“得鱼忘荃”,用来形容那些达到目的后就忘记了根本的人。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要忘记了那些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的方法和工具。
近反义词
出  处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战国·庄周·《庄子·外物》
引  证
1.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三国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四
2.
得鱼、兔是目的,设荃、蹄是手段,得了道以后,就应该忘言,就应该过河拆桥、得鱼忘荃。 当代·张松辉·《庄子研究》
3.
所谓曼衍乃随和而发,其旨乃在无心之言,终身言,未尝言,盖以其随说随扫,得鱼忘荃故也。 当代·沈清松·《跨文化哲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