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书生
[bái miàn shū shēng]
点击听白面书生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指见识短浅,阅历不多的年轻文人。也指一般的年轻读书人。多就面孔白净而言。
比喻
比喻缺乏经验、不懂世事的年轻书生。
白面:面孔白净。
书生:指读书人。
例  句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可不是什么白面书生,他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
成语故事
南朝宋朝时候,吴郡武康地方有一个叫沈庆之的人,很小的时候就胸怀大志,而且也十分强壮,当东晋末年,孙恩作乱,乱兵攻武康这时,沈庆之才十多岁,他跟随族人一起反抗、进行自卫,得胜。从此,沈庆之便以勇敢善战闻名。四十岁时,投在征虏将军赵伦之的儿子伯符(竟陵太守)部下任职。况陵地方常有蛮夷侵扰,由于沈庆之的勇敢善战,最后使竟陵得到安宁,伯符也因而升了将军。在连年征战的生活中,沈庆之积累了不少作战经验,因为他屡建战功,被荐给孝武帝刘裕,从那以后担任了京城防卫的重职。元嘉(宋文帝刘义隆年号)十九年,沈庆之又因讨伐蛮夷有功,升为建武将军,负责防守边疆。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要向北方扩展,派王玄谟等人督师北伐,沈庆之向文帝劝谏,详细陈述了以前几位北伐将军失败的教训,文帝被缠不过,便叫左右两个文官和他辩论,庆之说:“治理国事,就像治理家事一样;论耕田应该问实际操作的长工,讲织布便要问织布的婢女。现在陛下想攻打人家的国家,却和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白面书生去商量,这件事能成功吗?”可是文帝最终也没有接纳他的意见,后来果然遭到失败。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白面儒冠
出  处
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南朝梁·沈约·《宋书・沈庆之传》·七七
引  证
1.
水镜曰:”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三五回
2.
况今日已陷之残疆,另图恢复,安民御寇,万苦万难,此岂白面书生所能胜任! 清·计六奇·《明季南略·二·史可法请行征辟》
3.
军兴以来,白面书生心不辨菽麦,目不识之无,依草附木,云蒸龙变,弟虽不肖,犹羞称之。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二三回
4.
有政府,有军队,我们这些白面书生赤手空拳顶什么事呢? 当代·杨沫·《青春之歌》·一部一二章
5.
太监魏忠贤搅乱朝纲,暗中嫉忌熊廷弼,遣吏科给事中姚宗文,到辽沈阅兵。白面书生,何知军务? 近代·蔡东藩·《清史演义》·第四回
6.
我未识百里时,疑其为一位魁梧奇伟的军人,哪知一见面才知道是个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 现代·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第五章
7.
安民御寇,万苦万难,岂白面书生所能胜任。 明·史可法·《请行征辟保举疏》
8.
窃见县人樊衡,年三十,神爽清悟,才能绝伦,虽白面书生,有雄胆大略。 唐·崔颢·《荐樊衡书》
9.
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 唐·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10.
凤皇飞去梧桐老,燕子归来杨柳青。白面书生空吊古,日陪骢马绣衣行。 元·萨都拉·《雁门集·五·凤皇台同御史大夫易释董公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