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虎离山
[diào hǔ lí shān]
点击听调虎离山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兼语
基本
设法使老虎离开所在的山头。军事上也指在作战中用计谋把敌方引出据点,到对敌不利而对我有利的地域去作战,是调动敌人的谋略。
比喻
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调:调动,安排。
虎:老虎。
离:离开,分开,分别。
山: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起的部分。
例  句
1. 为了成功盗取博物馆的珍贵文物,盗贼们精心策划了一场火灾,意图调虎离山,让保安人员忙于应对火势,从而给他们创造机会。
2. 军事指挥官巧妙地运用调虎离山的战术,将敌军主力引开,然后派出精锐部队偷袭敌方的后方基地,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三回:“才然来,我是个调虎离山之计,哄你出来争战,却着我师弟取水去了。”
  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途中看到一条小河,清水澄澄,寒波湛湛。唐僧看河水挺清的,一时口渴,便叫八戒舀些水来喝。八戒取出钵盂,舀了一钵,唐僧喝了一小半,剩下的一大半被八戒一气喝个精光。一会儿,唐僧、八戒都叫:“腹痛!”又过一会儿,八戒、唐僧呻吟不已,大叫“痛得很!”又过了一会儿,疼痛难忍,肚子渐渐大了起来。又过了一会儿,肚内似有一血团肉块,不住地乱动。见到这种情况,孙悟空搀着唐僧,沙僧扶着八戒到一草舍寻医治病。悟空将事情的经过讲给一位婆婆听,那婆婆听了哈哈大笑道:“刚才你师父喝的是子母河的水,喝了那水便成胎气,过几天要生孩子的。”唐僧听了,大惊失色道:“徒弟呀!这怎么办啊!”八戒扭腰撒胯地哼道:“爷爷呀!我怎么生得出来啊!”婆婆见状,便对他们说:“离这里三十里外的地方有一座解阳山,山中有个破儿洞,洞中有个‘落胎泉’,必须喝一口那泉水,才能消除胎气。但如今这泉被如意真仙护住,不送厚礼,你休想得他一滴水。”孙悟空听了,高兴地说:“师父,你放心,待老孙去取水来。”
  悟空来到破儿洞取水,那如意真仙非但不给,反而又骂又打。悟空与那仙打了十几个回合,那仙战败,拖着武器如意钩往山里跑了。悟空急忙去取水,吊桶刚放下,那仙跑来用如意钩把悟空钩倒在地,吊桶也落入井里。悟空无奈,只得回去叫沙僧来帮忙。
  悟空、沙僧一同来取水,悟空对沙僧说:“你先藏起来,等我与那仙交战正浓时,你乘机取水。”沙僧按计行事。沙僧取到水后,喊道:“大哥,我已取到水了。”悟空得知,对那仙道:“刚才,我使了调虎离山之计,哄你出来争战,却叫我师弟取水去了。……以后再有人来取水,千万不要勒索他了。”孙悟空、沙僧取回水给唐僧、八戒喝下去后,胎气便解了。
近反义词
出  处
若要送,不知正中了我的“调虎离山”之计哩。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六回
引  证
1.
其计云:“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明末清初·佚名·《三十六计》·第十五计
2.
苗恒义猛然想起,待客厅上还有三百两银子,连说:“不好,中了贼人调虎离山之计了。”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十三回
3.
是他提出来,要少一点人谈话方便,我才用了调虎离山之计。 现代·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三部二十七
4.
这自然是调虎离山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现代·郭沫若·《海涛集·南昌之一夜》
5.
寻思兵少山大,围攻固不易,挺进又失目标,惟有施以调虎离山之计,或可收效。 近代·蔡廷锴·《蔡廷锴自传·办商团起首做官》
6.
这样骗法,有名叫做“提罐”,其放火之意,不过调虎离山之计。 清·天花才子·《快心编二集》·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