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以轻心
[diào yǐ qīng xīn]
点击听掉以轻心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述补
基本
对某种问题漫不经心,不当回事。
古义
表示轻率地放过去;不经意而忽略过去。
今义
后用“掉以轻心”指处事轻率,漫不经心
掉:随便对待。
以:介词,用,拿。
轻心:轻率的心,指不经意。
用法提示
用于否定句。
例  句
1. 对于这次重要的考试,他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2. 虽然这个项目看起来简单,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必须仔细研究每一个步骤。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曾被贬谪至永州,任司马之职。
在那里,他收到了一封来自青年韦中立的信,韦中立在信中表达了对柳宗元的敬仰,希望能拜他为师。柳宗元读完这封信后非常感动,写下了《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回应韦中立,他在信中写道:“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意思是我每次写文章时都不敢疏忽大意,怕我写出的文章不够深刻。
成语“掉以轻心”便源于此,原指疏忽大意,现形容对事情满不在乎,不当回事或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
出  处
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引  证
1.
临事而惧,古有明训。切勿掉以轻心,致他日言行不相顾。 近代·赵尔巽·《清史稿·德宗纪一》
2.
臣受恩深重,职守攸关,断不敢掉以轻心,稍存大意。 清·刘坤一·《复陈防营改操饷预支绌折》
3.
青岛问题,关系至重,断不可掉以轻心。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一二回
4.
有些人对于提高自己的语文程度,掉以轻心,以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稀松平常,简单得很。 当代·秦牧·《语林采英·“语言大街”上的一块绊脚石——艰涩》
5.
余为此惧,故不愿久任地方,特书之以戒子弟,切勿轻任法官,万一任之,断不可掉以轻心也。 清·陈惟彦·《宦游偶记·判婺川命案》
6.
别人都在一点一点地寻求进步,我也这么做着,这一点一点的意义实在大得很,这是积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有质变,可不能掉以轻心。 当代·阎真·《沧浪之水》·六二
7.
尽管明明知道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可又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现代·郭澄清·《大刀记》·第四章
8.
章君之言,余未之能尽也。然于志事,实不敢掉之以轻心焉。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八·为张吉甫司马撰大名县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