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而三
[dǐng zú ér sān]
点击听鼎足而三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谓像鼎足一样,三方面并立。
比喻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鼎足:鼎有三足,比喻三方并峙之势。
而:表相承关系。
三: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例  句
战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足而三,各自占据一方,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成语故事
鼎足之势”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此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楚汉相争时,大将韩信投归刘邦后,不久便改变了楚强汉弱的局面。韩信握有重兵,成了一个“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的举足轻重的人物。 那时候,有一个叫蒯通的人,深知天下为刘邦还是项羽所得,韩信是问题的关键。蒯通又从历史的教训中总结到,大凡帝王,只能与之共患难,不能同享乐。所以,他劝韩信不依附也不损害刘邦和项羽的任何一方,而是和他们三分天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以便后来他自己得到天下。韩信没有听从蒯通的劝告。在刘邦得胜后,最后因谋反罪被吕后诛杀。临死前,韩信想起了蒯通的劝告,非常后悔说:我不该不听蒯通的劝告,导致自己最终死在妇人小子之手。
近反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内则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三焉。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
引  证
1.
他虽然是道家的中心人物,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他的师承渊源却不甚明白。 现代·郭沫若·《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
2.
老头儿在席上,看着安老夫妻的这个佳儿,这双佳妇,鼎足而三,未免因羡生感,因感生叹。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3.
我相信高树勋运动今后必然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必然会与解放区军民的抵抗,蒋管区人民的民主运动鼎足而三。 现代·朱德·《祝高树勋将军起义一周年》
4.
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