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市朝衣
[dōng shì cháo yī]
点击听东市朝衣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身穿朝衣,被斩东市。指大官被处决。
东市:西汉时的刑场,在长安城东。
朝衣:古时大臣上朝时穿的衣服。
成语故事
该成语“东市朝衣”源自《史记》中的记载,详细叙述了汉代御史大夫晁错因坚持削减诸侯领地而引发的悲剧。在汉朝时期,晁错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立场,不断向皇帝上书,揭露诸侯的罪行,并主张削减他们的领地,收回边郡。皇帝对他的建议深以为然,因此委任他负责修改法令。然而,这一举措引起了诸侯们的强烈不满和憎恨。不久之后,吴楚等七个诸侯国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借口,发动了叛乱。此时,一些与晁错有过节的大臣们,见机在景帝面前诋毁晁错,制造混乱。在混乱中,景帝失去了正确的判断,最终下令将晁错处以极刑。晁错被迫穿着上朝的礼服,在安东市被斩首。这一事件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东市朝衣”,用来比喻大官被处决的悲惨命运。同时,这个成语也常被称为“朝衣东市”,具有相同的含义。这一成语不仅是对晁错悲剧的纪念,也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无情。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
引  证
1.
曲江羽扇何须叹,东市朝衣更不堪。 清·钱谦益·《春夜读〈汉书〉寄南海陈侍郎》·诗
2.
中散弹琴竟未终,山公启事成何用?东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抔土亦难留。 清·吴伟业·《鸳湖曲》
3.
东市朝衣血,西江野哭魂。 清·查慎行·《龚家渡夏文愍公墓道作》·诗
4.
东市朝衣真不测,南山铁案竟无名。 清·黄遵宪·《感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