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发文身
[duàn fà wén shēn]
点击听断发文身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并列
基本
古代吴、越一带少数民族的风俗,剪短头发,身上刺绘花纹。多用来指文化落后地区的民俗。
古义
旧时多指不开化地区的民俗。
今义
现比喻追逐时髦。
断:截断。
发:头发。
文身:在身上绘成或刺成花纹。
易错点
“发”此处不读fā。
例  句
在古代部落中,人们为了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适应水域生活的需求,常常采用断发文身的习俗,即将头发剪短并在身上刻划纹饰,以此来祈求水神的庇佑,同时也是族群身份的一种象征。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披发左衽
同义异形
词组
祝发文身
披发文身
被发文身
出  处
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七年》
引  证
1.
古代吴越人断发文身,是我们熟知的事实。 现代·闻一多·《端午节的历史教训》
2.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
3.
在吴越边境上还有许多野人,他们是断发文身的。 现代·冯至·《伍子胥》
4.
头发,不是我独亏你。古人也有披发佯狂、断发文身的。 明·梅鼎祚·《玉合记·祝发》
5.
古称荆蛮断发文身之俗,乃在吴越近地,今且蔚为人文渊薮。 清·许奉恩·《里乘·撷录海上纪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