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二姓之好
[èr xìng zhī hǎo]
基本释义
褒义
偏正
基本
指两家亲密和睦的婚姻关系。
二姓:结婚的男女双方。
之:指示代词。这;那。
好:友爱,和睦。
例 句
两家父母经过长时间的商榷,终于决定缔结
二姓之好
,让他们的儿女喜结连理,共同步入婚姻的殿堂。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秦晋之好
朱陈之好
出 处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西汉·戴圣·《礼记·昏义》
引 证
1.
明日,命媒氏通二姓之好,备六礼以迎之。
唐·白行简·《李娃传》
2.
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历来,婚姻即是家族的事,而非个人的事。
唐·夏娃·《小婢寅月》·一二
3.
然则婚者,合二姓之好,结他族之亲,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咸阳王传》
4.
乡曲公论,俱推其贤,足以合二姓之好,故范氏之女遂归袁氏。
宋·袁燮·《太儒人范氏墓志铭》
5.
邻家有女,殊秀慧,盍为联二姓之好乎?
明·娄坚·《方孟成妇张氏哀辞》
6.
我有一女,年已及笄,端重寡言,未得佳婿。欲烦长老权为媒妁,与此子结二姓之好。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