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拂士
[fǎ jiā bì shì]
点击听法家拂士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
基本
指忠臣贤士。
法家:明法度的大臣。
拂士:辅弼之士。
例  句
在法治社会的建设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法家拂士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正,保障人民的权益。
成语故事
孟子说:“从前贤帝舜是农夫出身, 傅说是工匠出身, 鬲膠是商人出身, 管仲是狱卒出身, 孙叔教来自险远的海边, 百里奚来自买卖的市场。这些人起初与平常人没有两样, 到后来有当帝王的, 有做卿相的, 都成了了不起的人物。由此可见,人的贤与不贤不取决于出身贫贱富贵。上天要把大责任、大事业加在一个人身上,总要先让这人饱经忧患。就是平常人也要他先有些过失,才能改变,才肯发愤振作,才肯警醒转来。可见人不遭困难,不晓得困苦啊!再说国家也是这样,如果朝廷没有奉法的世臣和匡弼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相等的敌国,没有侵境犯边的外患,它必定自尊自大,偷安苟延,往往弄到灭亡的地步呢!由此而知,人的所以得生,生在忧患;所以致死,死在安乐啊!”
出  处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下》
引  证
1.
要之,政治苟修,虽有戎狄,不能为患,适足以为吾之法家拂士耳。政治苟乱,虽无夷狄,骨肉皆仇雠,故斥逐夷狄,不足以救秦之亡。而后世徒戎之论,则又审于自量者也。 宋·陈大猷·《四库全书》
2.
“法家拂士”是内在的条件,“敌国外患”是外在的条件,因此,“法家拂士”应该比“敌国外患”重要得多。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