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引千钧
[fà yǐn qiān jūn]
点击听发引千钧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一根头发系着千钧重的东西。
比喻
比喻极危急。
发:头发。
引:悬挂。
千:十个百。
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用法提示
含惊叹意。
例  句
1. 当前的局势发引千钧,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2. 现在的形势真是发引千钧,大家不能有一点迟疑。
成语故事
“发引千钧”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描述一种逻辑上的极端情况,即一根头发丝能够牵引起千钧(非常重的物体,一种夸张的说法)的重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成语更多地被用来比喻形势或情况极端危险,就像一根头发丝上挂着千钧重物一样,随时都有可能断裂或崩溃。中山公子牟在《列子・仲尼》的故事中,被乐正子舆批评公孙龙的学说荒诞不经,特别是“发引千钧”这一观点。然而,公子牟反驳说,这并不是真的指一根头发能拉动千钧,而是用来比喻某种力量或原理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产生超乎寻常的效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引千钧”这个成语逐渐被引申为“千钧一发”,用来更加直接地表达形势的极端危险。例如,在《汉书》和韩愈的《与孟尚书书》中,都使用了类似的说法,强调形势的危急。总的来说,“发引千钧”这个成语及其后来的演变形式“千钧一发”,都是用来形容形势或情况极端危险,需要极度小心和谨慎处理的。
近反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
引  证
1.
心有所注,但得遍照,外尘已绝,境识无住,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性修反初,圆照无滞,内外俱静,玄之又玄,则离于住想矣),积修不符离(上令修性离志,则内外俱寂,无起住心,亦无空心,坐忘行忘,次来次灭,若积修习,不能忘泯,起修一念,发引千钧,内照既摇,外尘咸起,则与彼离志不相符合矣),志而不修志(若心无所注,则何由渐悟?必固所注,而得定心,心得故云志也。不修志者,明离志而不积修,忘修而后性足,则寂然圆照矣)已业无已知(因心注而慧业清净,故云已业。内忘诸己,外忘诸物,于慧照心无毫芒用。则于已业自亦忘知,故云无已知也)。 北宋·张君房·《道家·云笈七签》
2.
发引千钧,势至等也。 战国·列御寇·《列子·仲尼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