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
[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
点击听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主谓
基本
掌握一部分《论语》就能治天下。指儒家经典为治国之本。
古义
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半部论语:指儒家经典为治国之本,表示对《论语》的推崇。
治:治理。
天下:指中国或世界。
用法提示
强调学习儒学的重要。
例  句
古人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意在强调经典智慧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即使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成语故事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瑰宝,汇集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智慧,由孔子的门生和再传弟子精心整理,深刻反映了孔子的政治理念、伦理观念、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历代帝王将相视《论语》为治国的良方,北宋初期的宰相赵普更是赞誉其“半部论语可治天下”。赵普,宋太祖赵匡胤的得力助手,为建立北宋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治国之道也颇有独到之处。据说,每当赵普在政务上遇到难题时,都会回到书房,翻阅书箱中的一本书,次日这些难题便能迎刃而解。这个秘密引起了家人的好奇,他们在赵普不在时偷偷打开书箱,惊讶地发现里面只有半部《论语》。于是,人们开始传颂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一说法,后来也被用来象征儒家经典是治国的根本。该成语也被称作“半部论语”。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盖亦少陵之说也。太宗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
引  证
1.
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2.
为了突出地表明读书要少而精的道理,我想最好把宋代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例子拿来作证。 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半部论语” 》
3.
为什么讲“半部论语治天下”,因为它蕴含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当代·景克宁·《生命力量》
4.
从此天下事来,吾以半部《论语》治之足矣,又何疑哉!又何难哉! 近代·严复·《救亡决论》
5.
好像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人们念那半部《论语》似的那么百读不厌。 现代·老舍·《赵子曰》·第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