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史学家袁宏在《三国名臣序赞》中深邃地阐述:“形器不存,方寸海纳。”这句话揭示了一种超越物质束缚的哲学思想,即当个体摆脱了物质形态的局限,即便是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也能展现出如海般深邃且广阔的包容性。
唐朝学者李周翰对此句进行了精辟的注解:“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他进一步强调了人的内心世界的无限广阔,可以像大海一样,汇聚并容纳千百条江河之水,展现出其包容之广博。
后来,“海之纳百川”这一表述逐渐演化为成语“海纳百川”,用以形容一个人气量宽洪,胸怀博大,能够容人容事,接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一成语简洁而有力,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包容、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