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河汾门下
[hé fén mén xià]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隋末王通设教于河汾间,有弟子千余人。唐初名臣房玄龄、魏徵、李靖、程元、窦威、薛收等皆从其受业,时称“河汾門下”。
比喻
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今义
泛指名师门下人才辈出。
河:特指中国黄河。
汾:〔汾河〕水名,在中国山西省。
门: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
下: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例 句
1.
这位名教授带出了一批又一批有创造性人才,真可谓
河汾门下
,非同寻常。
2.
河汾门下
,英才辈出,自古以来便是文化繁荣之地,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求学、交流,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成语故事
隋朝末年,大儒王通不想谋一官半职,他决定把自己的学问传授他人,就在河汾设帐授学,他的教育方法十分独特,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求学。他的学生如房玄龄、魏征、李靖、程元、窦威、贾琼等,人们以河汾门下的学生为荣。
出 处
文中子(王通)知谋之不用也,作《东征之歌》而归………定居万春乡之甘泽里。乃续诗书,正礼乐,修元经,赞易道,盖有事于述者九年,而《六经》大就。门人自远而至,河南董恒、太山姚义、京兆杜淹、赵郡李靖、南阳程元、扶风窦威、河东薛收、中山贾琼、清河房玄龄、钜鹿魏微、太原温大雅、颍川陈叔达等咸称师,北面受王佐之道焉(一后有“如”字)。其往来受业者不可胜数,盖将千馀人,故隋道衰,而文中子之教兴于河汾之间,雍雍如也。
唐·杜淹·《文中子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