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起之秀
[hòu qǐ zhī xiù]
点击听后起之秀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偏正
基本
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后起:后来出现或新成长的人。
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
秀:优异的。
例  句
1. 这位年轻的企业家作为后起之秀,凭借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成功带领公司走向新的高度。
2. 作为后起之秀,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和扎实的基础,获得了导师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成语故事
后起之秀”用以称誉晚辈中优秀的人物。 此典出自《晋书·王忱传》:“卿风浪俊望,真后来之秀。” 王忱,字元达,青年时代名气就很大,与王恭、王珣都名震一时。曾任骠骑长史。有一次,王忱去拜访舅舅范宁(字武子,在东晋任豫章太守),恰巧客人张玄(字祖希)也来拜访范宁,范宁叫王忱陪着张玄说说话,张玄正襟危坐,等着王忱说话,谁知王忱竟然一言不发,不搭理张玄。张玄大失所望,悻悻地走了。范宁责备王忱说:“张玄是吴郡的有名的人物,你为什么不同他谈谈呢?”王忱笑着说:“他如果想认识我,可以亲自来见我嘛。”范宁说:“你如此风流俊逸,才智杰出,真是晚辈中的优秀人物啊!”王忱说:“没有您这样的舅舅,哪有我这样的外甥!”后来,范宁叫人向张玄转达了王忱的意思,张玄穿戴得整整齐齐,登门拜访王忱,二人尽宾主之礼,成了好朋友。 东晋孝武帝(司马昌明)及太元(公元376~396年)年间,王忱出任荆州刺吏,都督荆州、益州、宁州三州诸军事。他自恃才高,狂放不羁。有一次,张玄来拜访他,门口通报的侍者进去向王忱报告,还没有返回来,张玄就坐着轿子径直进去了。王忱对张玄大发脾气,张玄也很生气,愤然离去,王忱也不挽留。还有一次,王忱在农历初一接见宾客,安排了许多仪仗侍卫人员。张玄说想去打猎,向王忱借数百人作为随从。王忱毫不犹豫地如数把随从拨给了他,张玄非常敬服。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黄口小儿
同义异形
出  处
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引  证
1.
王佩兰,来自甬江,托名茂苑。……后起之秀,将来洵足以独步教坊矣。 清·王韬·《淞隐漫录·申江十美》
2.
友人陆子美,英英露爽,后起之秀。 近现代·柳亚子·《书信辑录·致冯春航》
3.
这人叫顾孟九!戴老板的亲信大红人,军校八期的,在局里是个后起之秀。 当代·王火·《战争和人》·(三)卷四
4.
郭氏以制艺世其家,明经能守其传,后起之秀,半出其门。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三·郭联》
5.
及浪游南北,与乡里阔疏,后起之秀,不乏其人。 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