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地为牢
[huà dì wéi láo]
点击听画地为牢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动宾
基本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如后代的牢狱。
比喻
比喻只准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今义
后用为愤之辞,表示对刑官狱吏的深恶痛绝。
画:绘图。
地: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
为:变成。
牢:牢狱。
易错点
“画”不可写作“划”。
例  句
1. 如果你总是画地为牢,局限于自己的舒适区,那么你永远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2. 他过于保守,总是画地为牢,不敢尝试新的方法和思想,导致他的事业停滞不前。
成语故事
在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李陵的将领在与匈奴的战斗中战败并投降了。汉武帝得知后非常生气,朝廷上的大臣们也都纷纷指责李陵。然而,只有太史令司马迁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但是,汉武帝并没有接受司马迁的辩护,反而非常愤怒,把司马迁关进了监狱,并对他实施了“腐刑”。
在受到残酷的刑罚后,司马迁给他的老朋友任少卿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内心的悲愤和无奈。在信中,他写道:“想象一下一只猛虎在深山老林里,所有的野兽都害怕它,但如果这只猛虎被捕获并关进笼子里,它就会变得温顺,甚至摇尾巴向人乞求食物。这是因为它的威猛已经被笼子所束缚。同样地,一个有尊严和骨气的人,如果被逼到绝境,被人在地上画个圈子当作牢房,他是不会进去的;面对用木头削成的假狱吏,他也不会接受审讯,而是宁愿选择自杀来保持自己的尊严。”
这就是“画地为牢”这个成语的来源。它用来比喻人们被严格限制在某个范围内,不能逾越或逃脱。这个成语也常常用来形容某些人因为某种原因而被迫处于困境或束缚之中,无法自由行动或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和压迫时,我们应该保持坚强和勇气,不屈不挠地追求自由和尊严。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不越雷池
反义词
放任自流
同义异形
词组
画地
画狱
出  处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引  证
1.
他每都指山卖磨,将百姓画地为牢。 元·岳伯川·《铁拐李》·一折
2.
耳不聪目不明的人都容易吃亏,好在我早已为我自己画地为牢,某一条路以西,某一条路以北,那一带我视为禁区。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聋》
3.
这一封号,虽是几根柳木片的门户,一张木红纸封的条,法令所在,也同画地为牢,再没人敢任意行动。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4.
如果不是迫于形势,我会为自己画地为牢,在那里站着死去的。 当代·孙犁·《悼画家马达》
5.
我只是劝你不要拘泥于某一种“表现形式”,画地为牢。 现代·张天翼·《代邮》
6.
减刑薄税落百户,画地为牢天下闻。 明·佚名·《封神榜》·一三六回
7.
牛蒡画地为牢不离乡土,这可给县委出了个难题。 现代·刘绍棠·《村妇》·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