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残守缺
[bào cán shǒu quē]
点击听抱残守缺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联合
基本
抱着残破陈旧的事物,不肯放弃。形容泥古守旧,不愿革新。也指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
今义
现多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抱:用手臂围住。
残:不完整。
守:依照老法子不肯改进。
缺:残破。
例  句
1.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果我们仍然抱残守缺,不思进取,那么我们的企业终将会被市场淘汰。
2. 虽然传统的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我们也应该避免抱残守缺,要敢于创新,融入新的元素。
成语故事
“抱残守缺”意思是,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放。多比喻思想守旧,不愿革新。此典出自《汉书·刘歆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忌,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以《尚书》为备,谓左氏为不传《春秋》,岂不哀哉!”西汉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刘歆,是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汉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公元前25年),他接受汉成帝的命令,刘和与父亲刘向一起总校群书。刘向死后,刘歆为中垒校尉,继承了父业,整理六艺群书,编成《七略》,包括辑略(总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刘歆知识丰富,刻苦钻研,对经籍目录学做出了很大贡献。刘歆非常喜好典籍,他提议为《周礼》、《左传》、《毛诗》、《古文尚书》等古文经设置博士,但遭到经文学派的反对,汉哀帝让刘歆与五经博士进行讨论,但是博士们都不肯赞同。刘歆很生气,于是他给太常博士写了一封信,提出了批评。在信中,刘歆指出:“这些博士还想守住陈旧的、残破的东西不放,怀着不可告人的私意,没有从善服义的公心,或者尽怀妒忌,不敢面对实情,陈陈相因,人云亦云,不辨是非,不肯对《尚书》、《春秋》、《礼》等进行新的研究。竟然不知道《尚书》本来存有百篇,他们只见到二十八篇,就认为已经很完备了;博士们又说左丘明没有修《春秋》,这岂不令人悲哀呢!”这封书信,正击中了儒生们的要害,遭到他们的怨恨。名儒光禄大夫龚胜为此请求告老还乡,大司空师丹也非常恼怒,请求哀帝惩治刘歆。刘歆得罪了执政大臣和众儒生,不得不离开朝廷,做地方官去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不主故常
日新又新
改弦更张
革故鼎新
自我作故
同义异形
出  处
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
引  证
1.
徒以兵燹剥蚀,使海内才人皆有抱残守缺之憾。 清·夏敬渠·《移书让太常博士书》
2.
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
3.
这些似乎都是抱残守缺,汇集众说而成。 现代·朱自清·《经典常谈·周易第二》
4.
则中国抱残守缺之辈,耳新声而疾走,固无足异矣。 现代·鲁迅·《人之历史》
5.
在知识与技术潮水般涌来的时候,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知识已经是大大不够用了。抱残守缺只有死路一条。 当代·佚名·《新观察》·1981年第2期
6.
若泛泛然如水中之萍,或抱残守缺,拾人残沈,自以为独见,又何缘能垂世而传远乎?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劝学》
7.
其时新遭秦火,儒家唯以抱残守缺为事,其为诸子之学者,亦但守其师说,无创作之思想,学界稍稍停滞矣。 近代·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
8.
像你这样抱残守缺的人,真闭塞得可以!连坐镇泸州,声气通于上下游,官府缙绅们一向都奈何他不得的佘竟成佘大爷都不晓得吗? 现代·李劼人·《暴风雨前》·三部五
9.
现在抱残守缺的寥寥无人,老兄具这样的法眼,钦佩得很。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六〇回
10.
时论渐欲烧诗书,吾心何敢轻丘耳,嗟余专固守前说,抱残守缺聊自喜。 近代·黄侃·《送骆生》诗
11.
汉初经师,抱残守缺,以其毕生之精力,发明前圣之绪言。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二言公上》
12.
二君以瑰异之质,负经世之才……读书论道,重在大端,疏于末节,岂若抱残守缺之俗儒,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