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怀才不遇
[huái cái bù yù]
基本释义
中性
紧缩
基本
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
怀:怀藏。
才:才能。
不遇:不得志;不被赏识。
用法提示
含感叹意。
例 句
1.
这位五十岁的职员先生,感到
怀才不遇
呀。
2.
就在这种自怨自艾和
怀才不遇
的嗟叹中,度过了岁月。
成语故事
在博州茌平,生活着一个名叫马周的读书人。他拥有出众的才学和坚定的志气,然而命运却并不眷顾他,由于家境贫寒,他难以得到应有的支持与帮助,因此无法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他目睹着那些才能远不及自己的人却能够青云直上,享受着权力和荣誉带来的荣光,而他自身却只能默默承受怀才不遇的苦闷,时常借酒消愁,以解心中的郁闷。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材大难用
有才无命
明珠暗投
骥服盐车
黄钟毁弃
大材小用
生不逢时
英雄无用武之地
反义词
人尽其才
蛟龙得水
大显身手
脱颖而出
怀宝迷邦
引 证
1.
他们都在壮年,而且是怀才不遇,目空一切的。
现代·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2.
《聊斋》里有一篇《贾奉雉》,说有位贾先生少年怀才不遇,被一个仙人带入仙山琼岛住了几天,回到人间,举目沧桑,连孙子也已须发皓然了。
近代·徐铸成·《忆唐纳》
3.
那罗隐在唐朝末年是东南第一个才子,怀才不遇,终身不能中得一个进士。
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一五
4.
士有怀才不遇而不能见用于世者,往往慷慨悲歌,牢骚抑郁,促其天年而致殒其生。
清·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原才》
5.
一谈起他们的怀才不遇,他们便感到一种辛酸的甜美,与苦痛的伟大。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七〇
6.
他时常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引屈原和贾谊为知己,读《离骚经》和《吊屈原赋》。
当代·王西彦·《夜宴》·五
7.
高曾祖考,俱是怀才不遇的秀才。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回
8.
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