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不可失
[jī bù kě shī]
点击听机不可失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主谓
基本
碰上适合的机缘,绝不可错失。形容办事要抓住机遇,当仁不让。
比喻
比喻机会难得,不可轻易错过。多用于劝诫。
机:机会,时机。
不:副词。表否定。
可:不可。
失:丧失,丢掉。
例  句
1.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机不可失,我们要时刻准备迎接挑战。
2. 现在是投资房地产的好时机,机不可失,我们应该尽快行动。
成语故事
唐初,北方边境的东突厥屡犯边境,抢掠财物,威胁唐王朝的安全。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李靖和李勣率兵十万,分六路征讨东突厥。李靖带领三千骑兵,出其不意,深入敌阵,突然袭击,一举收复定襄。颉利可汗逃到阴山,又被李勣部队打败。只得退保铁山,同时派遣使者向唐太宗谢罪求和。唐太宗知道颉利可汗并没有下定投降的决心,而只是以此作为手段取得喘息的机会。因此,一边假意应允讲和,一边又派人到东突厥的军营去抚慰。李靖对此心领神会,便请副将张公谨前来商量,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一举消灭颉利可汗的军队。张公谨说:“皇上已经应允讲和,并派使臣到他们军营抚慰,怎么办呢?”李靖说:“用兵重在变化莫测,行动迅速;抓住时机,不可错过。当年韩信破齐就在于此。”于是李靖亲率骑兵一万,远道奔袭,大破东突厥兵,歼敌万余,俘虏十余万人,余众四散而逃。颉利可汗仗着马快逃走,结果在半路上被擒拿。边境遂平安。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时不可失
时不再来
同义异形
词组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机不旋踵
出  处
兼云人情乐,机不可失。 徐湛之早于沈约建议出处换成源流上的。
南朝宋·徐湛之·《上范晔等反谋表》
引  证
1.
兼云人情乐乱,机不可失,谶纬天文,并有征验。 南朝梁·沈约·《宋书·范晔传》
2.
机不可失,这正是革命力量重新振兴之时。 现代·耿可员·《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五场
3.
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李靖传》
4.
若我兵已退,彼军渐集,据要养力,更难争论,机不可失,悔不可追,沥恳圣鉴。 清·张之洞·《致总署》
5.
时不再来,机不可失,在这人生的战场上,我要抓紧一切机会不放啊! 清·刘心武·《钟鼓楼·不是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