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狗盗
[jī míng gǒu dào]
点击听鸡鸣狗盗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联合
基本
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比喻
比喻卑微的技能。
鸡: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
鸣:叫。
狗:即犬。
盗:偷东西。
例  句
1. 他那些鸡鸣狗盗的伎俩,在真正的高手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2. 虽然他的事业表面上很风光,但背地里却常常靠一些鸡鸣狗盗的手段来维持。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平原君收养门客的消息传到秦国。秦昭襄王叹息着对大夫向寿说:“像平原君这么贤明的人,天下罕见!”向寿说:“不过他比起齐国的孟尝君来,还有很大的差距。”秦昭襄王问:“孟尝君是怎么样的人?”向寿说:“孟尝君田文继承他父亲田婴做了薛公(薛,在山东省滕县东南;田婴封于薛,叫薛公,田文继承他父亲,也叫薛公),就大兴土木,修盖房子,招待天下豪杰。凡是前去投奔他的人,他全部都收留。他自己吃、喝、穿戴跟住处,跟大伙儿一样。孟尝君的家当就这么快花完了。门客的饭食,当然也不能再像先前那样丰富了。听说有一天晚上,有个客人见了那种饭菜,心里不高兴。碰巧他看见孟尝君独自一个人在上边吃。他想主人吃的一定是山珍海味。这个人就大发脾气,扔下筷子,愤怒地说:“岂有此理!我干什么到这儿来吃这种东西?”孟尝君连忙拦住他,端着自己的饭菜让他瞧。原来主人吃的东西和他一样,他叹了口气,说:“孟尝君这么真心诚意地待我,我还起疑心,我简直是个小人,还有什么脸在这儿住着呢?”说完,他就拔出宝剑,自杀了。可是平原君呢?放纵着女人欺负瘸子,答应了人家的请求,还舍不得把她治罪。直到门客慢慢地散了,这才去给人家道歉,这不是已经晚了吗?”
  秦昭襄王说:“我非常喜欢像孟尝君这样的人,怎样才能把孟尝君请到秦国来呢?”向寿说:“这并不难。要是大王能够打发自己的子弟去齐国做抵押,然后请孟尝君到这儿来,我想齐国是会答应的。等到孟尝君到了这儿,大王拜他为丞相,齐国当然也不好意思不拜咱们的人当齐国的相国。这样,秦国跟齐国联合起来,要打算收服诸侯,事情可就容易得多了。”于是秦昭襄王就打发自己的兄弟泾阳君到齐国去做抵押,请孟尝君到秦国来。
  就在这短短的几天里,孟尝君和泾阳君交上了朋友。齐宣王在公元前301年死了,他的独生子即位,就是齐闵王。齐闵王不敢得罪秦国,只好派孟尝君到秦国去。后来有一个大臣对齐闵王说:“大王既然诚心跟秦国结交,何必把泾阳君留着做抵押呢?”于是齐闵王就把泾阳君送走了。
  孟尝君带着众门客,一块儿到咸阳去。秦昭襄王亲自迎接他。他见孟尝君威风凛凛,仪表不凡,不禁又多了几分敬仰之情。两个人说了一些彼此敬仰的话。孟尝君奉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袍子,作为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很名贵的银狐,当场就高兴地穿上,向宫里的美人们夸耀。
  孟尝君和他的那些门客到咸阳之后,就有一批秦国的大臣怕秦王重用他,背地里商量怎样排挤他。秦王打算选个良辰吉日拜孟尝君当丞相。樗里疾首先反对说:“田文是齐国的贵族,手下的人又多,他当了秦国的丞相,一定会先替齐国打算。如果他仗着他丞相的权力暗中谋害秦国,秦国不就危险了吗?”秦昭襄王说:“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樗里疾说:“他在这儿已经住了很久了,秦国的事,他差不多全都知道了。怎么能放他走呢?干脆杀掉他,以免留下祸患。”秦昭襄王觉得不能杀,可也不能放,就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泾阳君为了建立自己的势力,在齐国的时候,跟孟尝君已经交上了朋友。这会儿一听说秦王要谋害他,就替他想办法。他带了两对玉璧送给秦王最宠爱的燕姬,请她想个办法。燕姬拿手托着下巴,装腔作势地说:“叫我跟大王说句话倒是不难,你把这两对玉璧带回去,别的谢礼我不要,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子就够了。”泾阳君把她的话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皱着眉头说:“就只有一件银狐皮袍子,我已经送给秦王了,哪能要回来呢?”当时有个门客说:“三讨不如一偷,我有办法。”于是他就跟管衣库的人做了朋友。
  有一天晚上这位门客从狗洞里爬进宫里,找到了衣库去偷那件狐狸皮袍子。他掏出好多钥匙,正要开门的时候,看库的人醒了,咳嗽了一声。那个门客就装狗叫,“汪汪”地叫了两声,看衣库的人就又睡着了。那位门客进了衣库,打开箱子,拿出那件狐狸皮袍子,然后又锁了箱子,关上库房,从狗洞里钻出来。
  孟尝君把这件皮袍子送给燕姬。燕姬得了这件宝贝,就甜言蜜语地劝秦王把孟尝君放回去。最后秦王答应了她,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回去。
  孟尝君得到了文书,好像“漏网之鱼”,急急忙忙地往函谷关跑去。他担心秦王反悔,派人来追;又担心把守关口的人刁难他,他就更名改姓,打扮成生意人的样儿。
  他的门客中有个专门假造文书的人,巧妙地把过关文书上的名字改了。他们到了函谷关,正赶上半夜。依照秦国的规矩,每天清晨,关口要听到鸡叫的时候才能放人。没办法,他们只好在关里等天亮。
  那边樗里疾听说秦王把孟尝君放了,就去朝见秦昭襄王。他说让孟尝君回去,就像“纵虎归山”,将来一定会带来后患。秦昭襄王果然后悔了,立刻派人去追。那追上去的人赶到函谷关,查问守关的人,说:“孟尝君过去了没有?”他说:“没有。”还拿出过关文书让他们瞧,里面果然没有孟尝君的名字。他们才放了心,觉得孟尝君可能还没来到这里。
  等了半天,孟尝君还没来,他们有点起疑,就跟守关的人说明了孟尝君的长相,还有他带着的门客的人数、车马的样子。守关的人说:“哦!有,有!他们早就过去了,是第一批过的关。”他们又问:“你什么时候开的城?我们到这儿,天还黑着呢。难道你半夜就把城门开了吗?”守关人说:“城门是鸡叫时才开的,过了半天,东方才发白。我们还纳闷今天太阳怎么出来得这么晚?”他们哪知道孟尝君的门客之中各色各样的人都有。有会学狗叫的,有会学鸡叫的,还有会假造文书的。孟尝君猜想秦王会派人追来,忽然这些门客里有人捏着鼻子学起公鸡叫起来。接着一声跟着一声地有好几只公鸡叫着。随后关里的公鸡全都叫起来了。于是关上的人就开了城门,验过了孟尝君的过关文书,让他们出了关口。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鼠窃狗偷
狗盗鸡鸣
反义词
光明正大
光明磊落
同义异形
词组
狗盗鸡鸣
出  处
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东汉·班固等·《汉书·游侠传》
引  证
1.
我知道这种女人路数多,有时用得着她们,这就是孟尝君结交鸡鸣狗盗的用意。 现代·钱钟书·《围城》·五
2.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宋·苏轼·《论养士》
3.
可见国家用人,不可拘限资格,穿窬草窃之内尽有英雄,鸡鸣狗盗之中不无义士。 清·李渔·《十二楼·归正楼》·四回
4.
鲁仲连固不肯与鸡鸣狗盗者伍也,汲长孺固不肯与奴颜婢膝者齿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
5.
原来的那个鸡鸣狗盗的南京政府是毫无意思的,他也没有能够取而代之。 现当代·徐迟·《牡丹》·七
6.
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宋·王安石·《临川集·读孟尝君传》
7.
公少立奇节,倜傥不群,交结时豪,轻死重义,虽鸡鸣狗盗,靡间于交游。 唐·公乘亿·《唐大师南阳王罗公神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