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既往不咎
[jì wǎng bù jiù]
基本释义
中性
主谓
基本
指对过去的过错不再责难追究。
今义
后多用来指对以往的过错、失误不再责备或置之不问。
既往:以往;过去。
不:无,没有。
咎:责怪,加罪。
例 句
1.
对于知错能改的学生,校方本著
既往不咎
的精神,不再给予处分。
2.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大家才会以
既往不咎
的心胸原谅你过去种种不是。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的君主鲁哀公问孔子的弟子宰我,应该用什么树木制作土地神的神主。宰我回答说:“夏朝人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栗木意思是指人民害怕得战战栗栗。”孔子听到宰我的回答,非常不满,便责备宰我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规劝了,已经过去的事不用再追究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不念旧恶
不追既往
不计前嫌
不咎既往
反义词
睚眦必报
严惩不贷
信赏必罚
同义异形
词组
不咎既往
出 处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春秋·孔丘·《论语·八佾》
引 证
1.
倘若你们留下过去的事既往不咎。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一一章
2.
你平日务外,既往不咎,如今现放着许多银子,不理正事,只管哭做甚么?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一
3.
既往不咎,明日当来上头香,汝可待我,毋许别人先入。
清·袁枚·《新齐谐·孝女》
4.
也不用说得这么狠,只要能彻底断了我就既往不咎。
明·李明性·《故园》·四〇
5.
如期回者,仍复旧职,既往不咎。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
6.
既往不咎,以后再办起事来,审慎点就是了。
近代·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
7.
中护军蒋济表曰:“毕轨前失,既往不咎,但恐是后难可以再。”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8.
既往不咎,旧事吾久忘之矣。
宋·宋祁、欧阳修等·《旧唐书·李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