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卓绝
[jiān kǔ zhuó jué]
点击听艰苦卓绝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偏正
基本
形容坚忍不拔、顽强刻苦的精神无与伦比。
艰:困难。
苦:感觉难受的。
卓:超高,超,不平凡。
绝:极,极端的。
用法提示
含感叹意。
例  句
1. 这里是两湖的滇缅路,恨不得访华团来此一游,更认识吾人艰苦卓绝的精神和民族性。
2. 在东北创造了抗日联军,并坚持了十四年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3. 苏联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及其热情建设的堂皇画面,已由作家在其创造的艺术中得到表现。
成语故事
邵雍,宋代哲学家,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北宋象数先天之学。他幼时,家境贫寒、生活拮据。但他从小就刻苦读书,钻研知识。据《宋史》记载,邵雍年少时,认为自己有雄伟的才能,意气风发,情绪激昂,想树立功名。他对于书籍无所不读,刚开始读书时,他就坚持刻苦磨砺自己,冬天不生火炉,夏天不摇扇子,夜晚睡觉不上床长达数年。
后来,邵雍怀疑自己总是在屋子里学习会和外界中断联系,于是决定出去游历一番。他到很多地方去游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游历,邵雍终于明白,他所孜孜以求的就在探索的过程中。从此他结束了游历生涯,回到了洛阳,从此他不再外出,专心治学。期间官府屡授他官职,都坚持不赴。后来,邵雍结识了当时辉县县令李挺之。李挺之是北宋初的易学家,博学多识。他非常欣赏邵雍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魄力,被邵雍治学严谨的态度所感动,就把生平所学的《河图》《洛书》《伏羲八卦》和《六十四卦》都一一传授给了邵雍。邵雍凭借聪明才智和艰苦卓绝的精神,在若干年的潜心钻研下,终得精髓,成为一代大师。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习斋遭人伦之变,其艰苦卓绝之行,实众人所难能。
清·方苞·《刁赠君墓表》·一三
引  证
1.
积二岁馀,徒步三千馀里………迄无所遇,号哭而归。见者以谓君天性笃至,艰苦卓绝,虽前代传记所称陈虞荔、明黄玺辈,无以过也。 清·王先谦·《虚受堂文集一〇·诰赠中宪大夫杨君墓志铭》
2.
(李鸿章奏)风浪险恶异常,卒能保护平稳......其艰苦卓绝,劳绩实未可泯。 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七·八年三月戊申》
3.
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艰苦卓绝的斗争。 现代·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4.
什么人是最使人景仰的人?是开天辟地、艰苦卓绝、坚韧不拔、从斗争中取得胜利、从斗争中享受乐趣的北大荒人。 现代·丁玲·《杜晚香·根深叶茂》
5.
咱们红军在国民党天上、地下的围追堵截下,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却用了一双脚板走了二万五千里。 当代·杨沫·《青春之歌》·二部三一章
6.
他平反后艰苦卓绝地奋斗了七年,终于在胡子白了的时候杀回城里,带着一家老小吃商品粮去了。 当代·李佩甫·《画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