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江郎才尽
[jiāng láng cái jìn]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南朝梁代的江淹年青时有文名,人称“江郎”,晚年时,所作的诗文大不如以前,时人说他“才尽”了。
比喻
比喻人的才情文思衰退。
今义
后来用“江郎才尽”泛指才思枯竭。
江郎:指南朝梁江淹。
才尽:谓才思衰退枯竭。
用法提示
用于书面语。
例 句
1.
他曾经是一位
才华横溢
的作家,但近年来似乎陷入了创作的瓶颈,被大家戏称为“
江郎才尽
”,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有推出令人惊艳的作品了。
2.
在连续发表了几部备受好评的小说后,他近期的新作却反响平平,被读者质疑是否已经“
江郎才尽
”,但他本人却表示这只是暂时的低谷,他会继续努力创作。
成语故事
江淹,字文通,是梁朝人。他年少的时候,家里十分贫穷,可他依然肯用功读书。后来文章和诗都写得极好,在那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官至光禄大夫。然而,到他老年,不但文章没有写得比以前好,甚至还有了退步,诗也写得平淡了。当时,人们传说他有一次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水边,梦见一个自称名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子,他从怀里掏出仅剩的几尺,所以以后写出的文章便不精彩了。又说他有一次在凉亭睡觉,在梦中一个自称名叫郭璞的人向他讨还毛笔,他从怀里掏还一枝五色笔,所以以后写出的诗篇就没有名篇了。 江淹的文章和诗到老年退步的传说是真实。但退步的理由却不是上面传说的那两个神话,而是他自己的思想深处错误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知足,错误地认为人生应该及时地行乐,不要过于自苦,导致到后来不能坚持学习和刻苦奋进,所以他的文章和诗词都退步了。可是那时的人,见到江淹年轻时的才气很高,年老后反而退步,都说他可能是“才尽”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智尽能索
黔驴技穷
文通残锦
江淹梦笔
江郎才掩
江淹才尽
反义词
七步之才
七步成诗
下笔成章
文不加点
妙笔生花
思如泉涌
倚马可待
锦心绣口
文思泉涌
才华横溢
信手拈来
出口成章
下笔千言
出 处
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
江淹才尽
。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
引 证
1.
我被你闹得真是江郎才尽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一回
2.
芙初本惊才绝艳,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才尽。
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卷一·刘芙初编修》
3.
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虚,寂寞,无聊,或者还落个江郎才尽,连诗也写不出了。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五五
4.
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唐·李延寿·《南史·江淹传》
5.
如今弄了这个,还不知可能敷衍交卷。我被你闹的真是江郎才尽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一回
6.
我是不相信世上真有‘江郎才尽’的事的。江淹晚年写不出好作品来,不是他才尽了,是他已安于逸乐,不再热爱生活了。
现代·马识途·《学习创作的体会》
7.
余久不復属意於画,盖已江郎才尽。
民国·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