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魏略》的记载,东汉末年,面对灾荒的严峻形势,新郑县长杨沛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他号召百姓积极储备干椹、野豆等可食用之物,以应对饥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当曹操西迎汉献帝,面临粮饷短缺的困境时,杨沛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为曹军提供了及时的补给,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让曹操深感感激。曹操辅政后,为了表彰杨沛的忠诚与贡献,将他提拔为长社县令。然而,随着京都邺城及周边地区治安状况的日益恶化,曹操急需一位得力干将来整顿秩序。考虑到杨沛的才干和忠诚,曹操决定将他提拔为邺都令,赋予他治理邺城的重任。在杨沛上任前,曹操特地询问他治理邺城的计划。杨沛坚定地回答道:“我将竭尽全力,奉宣科法,以法治城,以安民心。”这句话充分展现了他的决心和信念,即要通过大力宣传和执行法令,维护邺城的秩序和稳定。曹操听后对杨沛的才干和决心赞不绝口,并赏赐给他奴仆十人、绢百匹,以表达对他当年接济之恩的感激之情。杨沛上任后,邺城的豪门大族听闻他的到来,纷纷告诫子弟要遵纪守法,以免触犯法律。在杨沛的治理下,邺城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社会秩序井然有序。他为政清廉,深受百姓的敬仰和爱戴。经过多年的努力,杨沛不仅成功地将邺城治理得井井有条,还赢得了民心,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官员。后来,“竭尽全力”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一个形容人
全力以赴、竭尽所能的常用词语。它源自于杨沛在治理邺城时展现出的决心和毅力,成为了一个激励人们努力奋斗、不断进取的鼓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