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泽而渔
[jié zé ér yú]
点击听竭泽而渔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偏正
基本
戽干池水捕鱼。
比喻
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比喻残酷榨取,不留余地
竭:尽。
泽:池、湖或水积聚的地方。
而:文言连词,这里表示承接关系。
渔:捕鱼。排干池水捉鱼。
例  句
1. 你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完全没有考虑到后果。
2. 在一味追求产量的情形下,有的矿井竭泽而渔,加速了矿井的衰老步伐。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晋文公和楚国在城濮(今山东省濮县南)展开大战,楚国的兵力比晋国的强厚。文公问狐偃道:“楚国兵多,而我们少,我们如何才能取胜呢?”狐偃回答说:“我听说讲究礼节的人,不怕麻烦;擅长打仗的人,不厌欺诈。你用欺诈的方法就行了。”文公把这话告诉了季雍,季雍当然很反对,可是在当时的情势之下,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他只好同意了,只是说:“把池塘里的水抽干了来捉鱼,怎么会捉不到呢?但第二年就没有鱼可捉了。把山上的树木烧光了打野兽,怎么会打不到呢?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打了。现在虽然可以勉强使用欺诈的方法,可是以后就不能再用,因为这并不是长远的计策!” 今朝有酒今朝醉 “今朝有酒今朝醉”形容没落颓废的生活情调,有时也形容只顾及时行乐。此典出自《全唐诗·罗隐“自谴”》:“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自幼聪颖好学,善于赋诗著文,并且胸怀大志,想用自己的学识报效国家。但是他的生活道路却非常坎坷,当时唐王朝正处于崩溃时期,到处都有农民起义,社会矛盾非常激烈。他看到朝廷的腐败,百姓的疾苦,觉得前途渺茫。特别是他考了十次进士,十次都落榜了。自己的远大志向无法实现,他的心情从此变得消极了,将自己的原名罗横,改成负隐,打算后半生隐居在故乡浙江余杭,不再去忧国忧民了。罗隐《自遣》中就表达了他的这种悲观、消极遁世的感情:你得意的时候,就尽情地欢歌吧,失意的时候就没这份心思了;发什么愁,说什么恨,那是白费心神毫无价值的事情,今天有好酒,今天就喝个够,一醉方休;明天有什么忧愁的事儿,等明天再去愁吧!   罗隐后来在家乡当了钱塘令、节度判官、著作佐郎,七十七岁的时候去世了。他留下了一千多首诗歌。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焚林而田
焚林而猎
反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涸泽而渔
出  处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义赏》
引  证
1.
农民虽成为竭泽而渔的对象,本师官佐士兵伕固定薪俸仍然极少,大家过的日子全不是儿戏。 现代·沈从文·《顾问官》
2.
去年大蝗,秋冬亢旱,今春不雨,麦苗干枯,黍粟麻豆,皆不及种。……方春斩伐,竭泽而渔。 宋·周煇·《清波杂志·郑侠封事二说》
3.
请皇上勿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为小民留一线生机!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
4.
徐议浚财之源,毋徒竭泽而渔。” 另外的错误观点,就是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 清·张廷玉·《明史·文震孟传》
5.
竭泽而渔,则蛟龙不处其渊;覆巢破卵,则凤凰不翔其邑。 现代·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
6.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人械不足,畜藏有余,而万物不繁兆,萌牙卵胎而不成者,处之太半矣。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困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