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
[jīn gē tiě mǎ]
点击听金戈铁马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联合
基本
金属制的戈,披铁甲的战马,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争或军旅生涯。
比喻
比喻战争或威武雄壮的军队。
金戈:古代用金属制的一种武器,横刃,长柄。
铁马:披有铁甲的战马。
例  句
1. 在历史的长河中,金戈铁马见证了一个个英勇的战士们为了国家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奋勇杀敌的壮丽场景。
2. 在那幅描绘古代战场的画卷上,金戈铁马如潮水般涌来,展现了战争的无情与残酷,也彰显了战士们的英勇与坚毅。
成语故事
“金戈”一词,源自南齐诗人谢朓的妙笔,它描绘了战场上鼓声震天,翠羽装饰的战旗随风飘舞,而将士们手中的金属兵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荣耀。这“金戈”不仅代表了武器的锋利,更象征着战士们的英勇与坚定。“铁马”一词,则出自南朝齐梁诗人陆倕的《石阙铭》。在这里,“铁马”描绘的是身披铠甲的战马,它们成群结队,疾驰在战场上,如同钢铁洪流,势不可挡。这些“铁马”不仅是战争的重要力量,更是战士们忠诚与勇气的象征。后来,“金戈”与“铁马”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成语“金戈铁马”。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战场上金戈闪耀、铁马奔腾的壮观景象,更寓意着威武雄壮的军队和英勇无畏的战士。它是对战争与英雄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勇敢与荣耀的一种追求。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披坚执锐
金戈铁骑
金戈铁甲
反义词
河清海晏
轻歌曼舞
同义异形
词组
金戈铁甲
金戈铁骑
出  处
翠葆随风,金戈动日。
南朝齐·谢朓·《为皇太子侍华光殿曲水宴》
引  证
1.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 宋·张耒集·《读中兴颂碑》
2.
淮阴年少韩将军,金戈铁马立战勋。 元·萨都拉·《雁门集·五·登歌风台》
3.
匆匆玉漏笙歌里,更谁知、金戈铁马,四郊多垒。 清·徐本立·《贺新郎·泊舟沪渎》
4.
旋阅《张巡传》,又觉凄然以厉,庭柯振动,有金戈铁马之思。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旧唐书》
5.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6.
金戈铁马,万众奔腾。 清末民国·杨度·《〈游学译编〉叙》
7.
徐铁孙者,家辽东,先世扈王师入关……金戈铁马,其世胄也,而徐君用经术起家。 清·龚自珍·《送徐铁孙序》
8.
拜辞这金戈铁马,卸下了征袍,和你三载驱劳,一时抛调。 明·汤显祖·《邯郸记·勒功》
9.
这里没有战争,没有布局谋阵,没有金戈铁马,没有凹凸山的血火硝烟风风雨雨。 当代·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一七章
10.
没有想到你在金戈铁马中,还常常揣摩做庄稼的道理。这次大家举你做督垦,可真是举对啦!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七章
11.
岂谓运由奇特,谤起奸邪,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唐·李袭吉·《为周晋王贻梁祖书》
12.
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北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