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美尽善
[jìn měi jìn shàn]
点击听尽美尽善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联合
基本
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美无缺。
尽:达到极限。
美:善,好。
尽:达到极限。
善:好;美好。
例  句
1. 这座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尽美尽善,不仅外观典雅,内部布局也合理,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赞叹不已。
2. 他的演讲内容详尽丰富,逻辑清晰,尽美尽善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赢得了听众的热烈掌声。
成语故事
源见“尽善尽美”。“尽善尽美”一语原见于孔子对古代乐曲的评论。据《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认为上古时虞舜时所制定的〈韶〉乐“尽美”又“尽善”,周武王时所制定的〈武〉乐则“尽美”不“尽善”。意思是说:〈韶〉乐的音调极为优美,内容又能感动人心;〈武〉乐虽然音调旋律亦佳,但在意境上却略逊一筹。孔子会有这样的看法,其实与他的政治主张有关,虞舜时代的平和较近于孔子所向往的仁义之境,周武王虽亦为明主,但毕竟是以武力推翻纣王而取得政权,此则违背了孔子的理念,也间接影响孔子对当代音乐的评价。故孔子说的“尽美”和“尽善”,原来是指音乐的形式优美,内容完善,后来“尽善尽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事物的完善美满已达极限,有时也作“尽美尽善”,如《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此琴抚到尽美尽善之处,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便是描述伯牙之琴艺发挥到极致时,可使老虎、猿猴都静下来聆听。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臣愿天下之事,悉欲尽美尽善,宁以书道,独能谢于前代乎!
唐·张怀瓘·《评书药石论》
引  证
1.
此琴抚到尽美尽善之处,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乃雅乐之好处也。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
2.
他将在大家的面前,表演一回尽美尽善的老泰山。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四四
3.
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然比之尽美尽善,固多愧矣。 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一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