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二虎之力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点击听九牛二虎之力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意为九头牛与两只虎的力气的相加。
比喻
比喻极大力量。也比喻办事情花费了很大精力。
今义
后用来形容很大的力气。
九:表示数量多。
牛: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二:不是实指,表示一定的数量。
虎: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
之: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力:用极大的力量。
例  句
1.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他付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所有的工作,赢得了团队的赞赏。
2. 面对那座陡峭的山峰,他毫不畏惧,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攀登,最终站在了山顶,俯瞰着壮丽的风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成语故事
有一个叫做堂谿公的人,听说公仪伯的勇力在诸侯中很出名。就去告诉周宣王。周宣王就备了礼物去把公仪伯请来。公仪伯到了,周宣王一看,原来是一副懦夫的模样,心里就怀疑他是否真有勇力,于是就问公仪伯:“你的勇力到底有多大呢?”公仪伯回答说:“我的勇力可以把春天一种叫螽的昆虫的腿折断,也能够抵挡住秋天知了翅膀的扇动。”周宣王一听,改变了神色,说:“我的勇力,可以撕裂犀、兕这样猛兽的皮, 能够拖住九条牛的尾巴不让它跑。就这样, 我还感到我的力气弱得很, 而你却以折春螽之股, 堪秋蝉之翼闻名于天下, 这是为什么呢?”公仪伯说:“人家知道我的名字, 不是我有多大的勇力, 而是我能用我的勇力。”
近反义词
反义词
不费吹灰之力
出  处
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元·郑德辉·《虎牢关三战吕布》·楔子
引  证
1.
那时我恰好在扬州有事,知道闹出这个乱子,便一面打电报给他,一面代他排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件事弄妥了,未曾涉讼。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七七 619
2.
贵军催船东渡一事,经仰蘧等费九牛二虎之力,始得定著。 清·曾国荃·《复刘省三》
3.
幸亏110的警察赶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两个人从水里捞上来。 当代·点点·《永不放弃》·一六章
4.
后来又费九牛二虎之力,把个戒烟会保住,依旧做他的买卖。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
5.
为了清除这种“江神童思想”,王春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当代·戴光中·《赵树理传》·第三章
6.
六连这一夜工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跑遍江边河汊密密层层的芦苇丛,只找到一只小木船。 当代·刘白羽·《火光在前》·第三章
7.
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 战国·列御寇·《列子·仲尼》
8.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佚名·《诗·邶风·简兮》
9.
戌生诸梁,字子高,有五虎之威,九牛之力。 南朝梁·沈辚士·《沈氏述祖德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