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取材
[jiù dì qǔ cái]
点击听就地取材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
比喻
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就地:在原处。
取材:选取材料。
用法提示
含褒义。
易错点
注意“就地取材”的“材”是“材料”的“材”。
例  句
1. 为了节省成本,建筑师们决定就地取材,利用附近的沙石和木材来建造这座桥梁。
2. 乡村工匠们就地取材,用竹子编织成各种实用的家具和工艺品,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近反义词
反义词
楚才晋用
引  证
1.
噫,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就地取材,但不失立言之大意而已矣。 清·李渔·《笠翁偶集·手足》
2.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现代·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3.
洋商早见及此,知中国开办铁路,需用钢铁,必多就地取材,获利必厚。 清·张之洞·《铁厂招商承办议定章程折》
4.
正是春末夏初菠菜大量上市最便宜的时候,他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当代·肖铁·《菠菜宴》
5.
且此间风气不愿延请外省纂修,就地取材,安得人人班马? 清·刘坤一·《刘坤一遗集·书牍四·复李少荃中堂》
6.
蚕月条桑。 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 西周·佚名·《诗经·豳风·七月》
7.
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