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未悔
[jiǔ sǐ wèi huǐ]
点击听九死未悔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紧缩
基本
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九:表示多次或多数。
死:生物失去生命,跟“活”相对。
未:不。
悔:后悔,懊恼。
例  句
为了追求真理,他不惜九死未悔,勇往直前。
成语故事
屈原本为楚国的左徒,楚怀王很信任他。后来佞臣靳尚在楚怀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楚怀王就疏远他了,以致于被逐。屈原对他的放逐,愤郁满怀,于是他写《离骚》,表明对楚国的一片忠心。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我心里悲痛得很,不住的长叹,抹着眼泪,因为我极其同情人民的生活是十分的困苦。可我虽然有美好的理想,却象马受到缰绳和笼头的牵制一样,我早上对楚王提出建议,晚上就受到免职的处罚。我因为挂着蕙草做的佩带而被废弃,那我偏要采来蕙草来做服饰。我坚信我的政治主张是正确的,即使历尽艰险,甚至九死不得一生,那我也绝不后悔。”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战国·屈原·《离骚》
引  证
1.
他“体解未变”,“九死未悔”,他不惜以生命殉理想。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53.09
2.
鲁迅正确地剖析了屈原作品的精神实质,阐发了它的积极意义,深刻地揭示了屈原“放言暇想”,“不遵矩度”的反抗精神,他的“怨愤责数”,“九死未悔”,则更是放射出他不屈不挠的战斗光芒。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75.02
3.
以身许国、精忠报国的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抗战将领,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血染疆场、九死未悔的新四军“刘老庄连”,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气吞山河、临危不惧的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与许许多多无名英雄一起,为我们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2015.09
4.
呜呼!此真九死未悔,而万劫不复者矣。 近代·梁启超·《灭国新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