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匡
[jiǔ hé yī kuāng]
点击听九合一匡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紧缩
基本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语。
古义
本指春秋时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称霸主,使混乱的局势得以安定。
今义
后形容治国有方,功勋很大。
九:表示多次或多数。
合:聚合,会合。
一:齐一;联合。
匡:救助,帮助,拯救。
用法提示
用于书面语。
例  句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各种文化和思想交融,我们需要有九合一匡的智慧,来整合不同的观点和资源,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同义异形
词组
一匡九合
出  处
“桓公九合诸侯。”又:“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春秋·孔子等·《论语·宪问》
引  证
1.
昔者管仲相齐桓,霸诸侯,有九合一匡之功。 西汉·司马迁·《史记·主父偃列传》
2.
桓公淫乱之主耳,然所以能九合一匡之功,有尊周之名,诚管夷吾之力。 唐·房玄龄等·《晋书·段灼传》
3.
太祖夹辅魏朝,作相关右,三分有二,九合一匡,德迈晋宣,雄逾魏武,功高网地,道映在田。 北周·宇文逌·《庾信集序》
4.
斯御戎翟,卫中夏,成九合一匡之功,而诸侯皆得以鞭箠使矣。 明·李攀龙·《赠王元美按察青州诸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