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措失当
[jǔ cuò shī dàng]
点击听举措失当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指措施或举动不得体、不适当。
举措:举动;措施。
例  句
1. 敌军调动忙乱,举措失当,两军优劣之势,也就不同于前了。
2. 由于缺乏经验,他的举措失当导致了整个项目的失败,这让他深刻地意识到了决策的重要性。
3. 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对情况判断失误,他的举措失当反而加剧了问题,这提醒我们在行动前要充分考虑所有可能的影响。
成语故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消灭六国,统一了天下。接着把全国划为三十六个郡,并且统一了度量衡。二十七年,为了宣扬威德,秦始皇开始巡游天下。二十八年,秦始皇到泰山去进行封禅典礼,接着又南登琅邪,在琅邪呆了三个多月,修筑了琅邪台,并且立了石碑,刻上碑文歌颂秦始皇的功绩和秦的德政。其中写到:秦始皇关心老百姓,勤于朝政,制定了符合大众要求的法律,地方官吏也能分工合作,对事务的安排、措施,全都是整齐划一,一切按规定、按制度办事。
同义异形
出  处
举措不当,众民不能成。
春秋·管仲·《管子·禁藏》
引  证
1.
敌军调动忙乱,举措失当,两军优劣之势,也就不同于前了。 现代·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2.
宣布县长举措失当,拍电到省里呼吁。 现代·茅盾·《动摇》·一〇
3.
良由性本猜忌,崇信暬御,奖用吏胥,苛刻成风,举措失当故也。 元朝·脱脱等·《金史·宣宗纪下》
4.
盖好恶乃人君最要紧处,若好恶不公,举措失当,不止民心不服。 明·高拱·《大学直讲》
5.
如今朝廷举措失当的事很多,确实令志士扼腕!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五卷一七章
6.
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 清·张廷玉等·《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