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棋不定
[jǔ qí bù dìng]
点击听举棋不定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述补
基本
拿着棋子,不知如何放下是好。
比喻
比喻做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举:拿起、托起。
棋:棋子。
不:表示否定,没有、不、非等意思。在“举棋不定”中,“不”用来否定“定”,表示没有确定、没有决定的意思。
定:确定、决定、稳定等。
例  句
1. 这两种品牌的电视机在市场上都颇负盛名,究竟买哪一种好,我举棋不定,请你帮忙出出主意。
2. 面对这个重要的商业决策,他举棋不定,担心一旦做出选择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3. 她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举棋不定,因为她对几个领域都感兴趣,不知道哪个最适合自己。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春秋时期,卫国的国君卫献公非常骄横粗暴,人们对他极端不满。公元前559年,卫国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趁机叛乱,推翻了卫献公的统治。卫献公落荒而逃到齐国。赶跑了卫献公以后,孙文子和宁惠子把持卫国朝政,掌握国家大权。但是,当宁惠子病得奄奄一息时,他又非常后悔,感到驱逐国君这事是一件耻辱,于是嘱咐他的儿子宁悼子把献公接回来,以此洗掉耻辱。宁悼子答应按他的要求去办。
  逃亡在外的卫献公并不甘心失败,他积极开展复国活动,派人与宁悼子联系,答应回国后不掌管朝政,国政全交给宁悼子处理。于是宁悼子欣然同意。然而,许多大夫极力反对献公复位。大夫右宰縠会见献公后,回来劝告宁悼子说:“献公虽然在外逃亡了十二年,可是他那骄横粗暴的禀性却一点没有改变,如果让他恢复君位,我们大家可就要死到临头了。”大夫叔仪也劝告说:“现在你们宁家对待国君,还不如下棋那样认真。下棋的人拿着棋子犹豫不决,就不能战胜对手。对待国君这样的大事,如果摇摆不定,一会儿将他驱逐了,一会儿又把他接回来,一定会招致杀身之祸。”
  宁悼子一心想独揽大权,以宁惠子遗嘱为借口,不顾大夫们的劝告,最终还是把献公接了回来。卫献公复位后,并没有忘记被驱逐的事,他非常仇恨宁悼子,决心报复。后来卫献公终于借用公孙免的力量,把宁悼子满门抄斩了。
近反义词
出  处
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战国·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引  证
1.
取舍之间,苍黄骤变,且举棋不定,《春秋》所讥,远近闻之,莫不嗤笑。旬月之内,移易三人,不可谓师有纪律矣。 唐·李德裕·《会昌一品集·八·代符澈与幽州大将书意》
2.
枰上举棋元不定,磨边旋蚁何曾息。倘天公、有意要平治,饶华发。 宋·魏了翁·《满江红·和李参政(璧)惠生日》
3.
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人合撰·《新唐书·郁林王恪传》
4.
今已形见势绌,若再举棋不定,后患何可胜言。 清·吴汝纶·《遵旨筹议折》
5.
他对于史可法在拥立新君一事中举棋不定,多少有点焦急和不满。 现代·刘斯奋·《白门柳》·二部一章
6.
阁老大人,大敌当前,难道还可以举棋不定?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7.
正在举棋不定左右为难之际,探听到谷存夫在千尺岩村以东修筑工事,这使他放心了一半。 现代·黎汝清·《叶秋红》
8.
(太子) 承乾既废,立高宗为太子,又欲立(吴王)恪。长孙无忌谏日:‘’晋王仁厚,宋文之良主也,且举棋不定,前哲所戒,储位至重,岂宜数易?”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十二·酷忍》
9.
他的确也曾望着长江的上游喟然叹息,也曾举棋不定而多牢骚,但是到底再度振刷精神,在敌人的轰炸下,把设备和熟练工人拖过三峡。 现代·茅盾·《清明前后》
10.
对于“逃匿”震南村中,拒不从命的小小的胡杏,他们却是举棋不定。 现代·欧阳山·《苦斗》·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