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跃三百
[jù yuè sān bǎi]
点击听距跃三百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动宾
基本
形容精神受到激励而欢欣雀跃。
距跃:超越。
三:数名。
百:勉力。
例  句
1. 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小明为了证明自己的康复,尽管之前腿部受伤,但他还是勇敢地站在了跳高赛场上,奋力一搏,连续完成了“距跃三百”般的跳跃,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和尊敬。
2. 面对生活的重重困难,她从未放弃希望,每次跌倒后总是迅速站起,就像完成了“距跃三百”的勇士,用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障碍,最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
成语故事
《左传》中记载,在僖公二十八年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故事:魏国的大将魏犫(也叫魏锜)在战斗中胸部受了伤。晋文公(当时已经是国君了)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想杀掉魏犫,因为可能觉得他受了重伤,以后不能再为晋国效力了;但同时又很欣赏魏犫的才能,舍不得他死。于是,晋文公就派了个使者去探望魏犫,同时也想亲自看看他的伤势到底如何。使者到了魏犫那里,发现魏犫的伤势确实不轻。晋文公听说后,就动了杀心,准备下令处决魏犫。但就在这时,魏犫得知了消息,他并没有绝望,而是采取了行动。他紧紧地把受伤的胸部用布条绑好,强忍着疼痛去见使者。见到使者后,魏犫故意表现得很轻松,他说:“多亏了国君的庇佑,我才得以不死啊!”说完,他竟然还连续做了三次大幅度的向上跳跃(距跃三百),然后又做了三次弯腰曲身跳跃(曲跃三百),以此来展示自己的伤势并不如想象中那么严重,自己依然有能力为晋国效力。晋文公听到使者回来后的报告,看到魏犫如此坚韧不拔,对国家的忠诚与自我救赎的决心,深受感动,于是打消了杀他的念头,放过了魏犫,并且继续让他为国效力。这就是“乃舍之”的意思,即晋文公最终放过了魏犫。
出  处
魏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引  证
1.
吾闻海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赓续此报,复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当代·王旡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
2.
钱玙沙方伯有句云:“剧怜到处皆为客,生怕逢人尚说官。”余读之,距跃三百。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
3.
旬月以来,未奉翰教,方深企止,忽闻阁下有观察苏松之命,聆音欢汴,距踊三百。 清·王韬·《代上丁观察书》
4.
连奉两谕,敬知皇上神圣天纵,远迈唐虞,为之距跃三百,曲踊三百! 清·唐才常·《(清)唐才常集·二·上欧阳中鹄书(其一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