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述而不作
[shù ér bù zuò]
基本释义
贬义
偏正
基本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述:阐述前人学说。
而: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作:创作。
用法提示
用于人。
例 句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个“
述而不作
”的学者,专注于传承和解读前人的知识,而不是急于发表自己的新观点。
2.
这位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但他自己却是“
述而不作
”的风格,更多地是在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步人后尘
照本宣科
人云亦云
反义词
独辟蹊径
独出心裁
独树一帜
别开生面
出 处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春秋·孔子等·《论语·述而》
引 证
1.
只得就其来本,略加点窜,依样葫芦,应付而去,所谓述而不作也。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六二首
2.
我们知道我们不再需要‘述而不作’的圣人,我们应该学学那些‘做而不述’的实行者。
当代·李敖·《传统下的独白·爱情的刽子手》
3.
善志者,述而不作;序事者,实而不华。
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
4.
皇代既乘乾统历,得一御宸,自宜稽古则天,宪章文、武,追纵周、孔,述而不作。
唐·李大师、李延寿·《北史·袁翻传》
5.
说到第一百八十场,老乐哥山穷水尽;他又死守老规矩,述而不作,只能到此为止。
当代·刘绍棠·《柳敬亭说书》
6.
其自称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夫岂以其圣而傲当世哉!
清·朱彝尊·《刘永之传》
7.
述而不作,君子义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传》
8.
孔子生于衰世,有德无位,故述而不作,以明先王之大道。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三·天喻》
9.
元一不敏,敢窃凤凰之一毛,以效麒麟之千里……辄申萤烛之光,将助太阳之照。述而不作,有愧老、彭,冀革前非,用警来祀云尔。
赵元一·《奉天录序》·(《全唐文》五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