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蕴乞火
[shù yùn qǐ huǒ]
点击听束蕴乞火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
比喻
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
束:捆住。
蕴:包含,储藏。
乞:乞求,向人讨、要、求。
火:东西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例  句
当他面临生活困境时,他不得不束蕴乞火,向亲朋好友寻求帮助。
成语故事
在古时候的一个村庄里,有一位性格尖酸刻薄、小心眼的婆婆。她因为一点小事就容易发脾气,并总以为别人占了她的便宜,因此村里的人很少与她来往。这位婆婆有一个儿子,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她开始为儿子的婚事操心。然而,由于她的性格,村里人都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她儿子,这让她整日心事重重。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逃荒的女孩,蓬头垢面,挨家挨户讨要点吃的。别人因为嫌弃她脏而将她赶走,但这位婆婆却发现了她,并认为她年纪与儿子相仿,拾掇一下看起来还不错。于是,婆婆将女乞丐带回家,并给了她一个窝窝头。经过一番交谈,婆婆提出让女孩做她的儿媳妇,女孩犹豫片刻后答应了。女孩来到婆婆家后,非常勤快,整天忙里忙外,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婆婆对此很满意。然而,婆婆却总觉得自己家救了女孩一命,对她并没有很好的脸色,总是鸡蛋里挑骨头责备儿媳。有一次过节,婆婆从镇上买了点肉准备和儿子一起吃。但肉放在厨房后却不见了,婆婆怀疑是儿媳偷偷藏起来准备自己吃。于是对儿媳一顿打骂,还将儿媳赶了出来。儿媳无奈之下,只好去找邻居大婶帮助诉苦伸冤。邻居大婶深知婆婆的为人,便想出一个办法来帮助儿媳。她拿了一团乱麻到婆婆家去借火,并编造了一个故事说:“我刚才看到一群狗得到一块肉,互相争夺残杀,咬死了一只。我来借火烧水烹煮狗肉。”婆婆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买的肉是被狗偷去了,儿媳并没有藏肉。于是,婆婆知错就改,连忙去追回被赶走的儿媳。“束蕴乞火”这个成语便来源于这个故事。其中,“束蕴”指的是搓麻为引火绳,“乞火”则是借火的意思。整个成语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在遇到困难时向他人求助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沟通和理解他人,避免因为误解和猜疑而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这个成语故事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还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它告诉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相互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妨向他人伸出援手;而当他人向我们求助时,我们也应该尽力提供帮助。这样,我们才能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共同成长和发展。
近反义词
引  证
1.
打门声急谁氏子,束蕴乞火霜风寒;劝渠且宿不取住,袒而示我催租瘢。 宋·方岳·《三虎行》
2.
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蕴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存相感,事有适可。 东汉·班固等·《汉书·蒯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