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火热
[shuǐ shēn huǒ rè]
点击听水深火热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联合
基本
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
比喻
比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苦。
今义
后用“水深火热”形容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
水: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
深: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
火: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
热:温度高,感觉温度高,与“冷”相对。
用法提示
1.含贬义。 2.含感叹意。
易错点
1.“深”,读作“shēn”,不能读作“sēn”。 2.“深”,不能写作“身”。
例  句
1.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渴望和平的到来。
2. 由于连续不断的自然灾害,当地居民正经历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3. 他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难民,毅然决然地前往了战乱地区。
成语故事
战国时燕国内乱,齐国乘机攻打燕国,燕国边防毫不抵抗,结果大败。这时有人劝齐宣王占领燕国,也有人劝他不要占领。齐宣王觉得吞并燕国是天意,但孟子对他说:“这不是天意,而是民心!如果您吞并燕国,燕国人民喜悦快乐,那么您就吞并它,就像武王伐纣一样。如果您吞并燕国,燕国人民不喜悦快乐,那么您就不要吞并它,就像文王时,因为纣还有贤臣,所以文王不伐纣一样。今天以万乘大国去征伐另外一个万乘大国,对方人民所以捧著食物、饮水前来迎接,必定是渴盼来军能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中。假如来军不但不能解救他们,反而使他们陷入更大的痛苦中,我看他们逃都来不及了,怎么还会来欢迎来军去占领他们的国家?”后来“水深火热”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演变出来,比喻处境非常艰困、痛苦。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火热水深
人间地狱
生灵涂炭
反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火热水深
出  处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
引  证
1.
只要能把国家从水深火热里救出来,他就是至高无上的英雄。 现当代·梁斌·《红旗谱》·四二
2.
彼水深火热之民早登衽席,则非仅上海一方之幸也。 近代·章炳麟·《为上海英租界巡捕惨杀学生之通电》
3.
他在安徽做了几年督军,安徽人民被他压迫,日在水深火热之中,真是痛苦难言。 近代·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四章
4.
但愿贤契速刻成功,救我于水深火热,便是我万分侥幸。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七七回
5.
当今朝廷无道,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十八子奉天倡义,救民水火,矢志打倒明朝,重建清平世界。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六章
6.
况陈州连年灾荒,穷困不堪,……人民已是水深火热,目今得皇儿敕免征课,实乃万民之幸了。 清·李雨堂·《万花楼杨包狄演义》·第六二回
7.
国家还是在变乱的时代,人民还是在水深火热之中。 近代·孙中山·《革命最后一定成功》
8.
夜郎不知汉大,声教阻绝,嗜杀怙乱,其习俗然也。……此邦之人,水深火热,若枯旱之望雨。 清·尤侗·《平滇颂》
9.
于是又有圣人者出焉,见水深火热,颠连无告,起而去其残贼。四海之民皆信其志之在兴大利、除大害以救斯民,而不在一己之居处服食也。 清·黄宗炎·《周易象辞・卷一四・革卦》
10.
斯地斯民,水深火热。洎乎王师继进,重定伊犁,回部二酋,复敢负恩助逆,抗我师颜。 清·佚名·《清朝文献通考・卷二八四・舆地考・西域》
11.
且倡革命者,必以民权自立为说,公举民主官吏为言,近引法、美,切乎时势,合乎人心,当水深火热之余,莫不信之望之。 清·康有为·《答南北美州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