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刻肌刻骨
[kè jī kè gǔ]
基本释义
中性
并列
基本
侵人于肌肉和骨髓。形容遭受巨大的创痛或恩惠而深切自诫,,不能忘怀。也泛指感受极深。
刻:比喻深切印入。
肌:肌肉,指外表。
骨:骨头,人和脊椎动物支持身体的坚硬组织。
例 句
失去亲人的痛苦,对于他来说,是
刻肌刻骨
的,他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个悲伤的日子。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刻骨铭心
反义词
浮光掠影
出 处
臣自抱衅归藩,刻肌刻骨,追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
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绍诗表》
引 证
1.
祸败已成,犹不觉悟,退加寻省,方知自招,刻肌刻骨,何所复补。
南朝梁·沈约·《宋书·范晔传》
2.
况家门祸难,亲戚流离,奉辞时节,先后慈训,刻肌刻骨,常缠心腑。
唐·令狐德棻·《周书·晋荡公护传》
3.
至于感恩荷德之诚,刻肌刻骨。
宋·张嵲·《谢除秘书郎状》
4.
他说:“这是那个十年个人的真的感受。真的感受便不一定都美好,便不允许藏丑。却也刻肌刻骨,不能忘记,更不应忘记。”
现代·袁晞·《留下真实的记录》
5.
懒叟遁粤一岁有余,虽值境未亨,而处心渐豫,每思咎戾之由,痛自检责,刻肌刻骨,流极之运,有生共悲。
清·王韬·《寄吴中杨醒逋》
6.
当乡里破败之日,萨保年已十馀岁,邻曲旧事,犹自记忆;况家门祸难,亲戚流离,奉辞时节,先后慈训,刻肌刻骨,常缠心腑。
北周·宇文护·《报母阎姬书》
7.
上乃潸然,良久曰:“此事真可为刻肌刻骨者也。”
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元年》
8.
遹不幸丧亡,伤其迷悖,又早短折,不能自己。妾常冀其刻肌刻骨,更思孝道,使得复正名号,此志不遂,重以酸恨。
西晋·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一一回